腾桥市
又作藤桥。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腾桥镇。明弘治 《抚州府志》卷6临川县: “藤桥在城南七十里。”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临川县东南有藤桥。
又作藤桥。即今江西临川市东南腾桥镇。明弘治 《抚州府志》卷6临川县: “藤桥在城南七十里。”清同治 《江西全省舆图》 卷2: 临川县东南有藤桥。
即今山西和顺县南梁余河。源出山西和顺县西北石猴岭,东南流入清漳水。《水经· 清漳水注》: 梁榆水 “出梁榆城西大嵰山,水有二源,……其水左合北水,北水又东南入于清漳”。
北齐改永安郡置,属光州。治所在丰安县(今河南光山县西)。隋开皇三年(583)废。北齐改永安郡置,治丰安县(今河南光山县西)。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从吉林浑江 (今白山市) 至三岔子。长23公里。为梅辑铁路支线。日伪于1940—1942年修筑。今为浑湾铁路西段。
在今广东南澳县东北十八里猎屿上。明天启三年 (1623) 建。清代继续修筑。有协守潮漳等处地方副总兵黎清源的 《猎屿铳城碑记》 一方,写明筑城目的为 “备红夷”。有上下铳城及营房和上下炮台等。《南澳志
①一名坊舍镇。清置,属大荔县。在今陕西大荔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同州府二》谓坊头镇“旧有城堡”。②即今江西玉山县西坊头村。明嘉靖《广信府志》卷3玉山县:“坊头坊在宾贤,去县治北五十里。”
即“艮岳’。在今河南开封市内东北隅。《宋史·地理志》 东京:“(艮)岳之正门名阳华,故亦号阳华宫。”
一名左要岭。在今甘肃岷县东北七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普鲁岭 “为岷、巩冲要处。或云即左要岭也。宋熙河路总管关师古与刘豫兵战败于此,遂以洮岷地降。今有普鲁岭寨,官军屯戍于此”。
白兆山最高峰。在今湖北安陆市西三十里。《清一统志·德安府》 “白兆山”条引《县志》:“一名碧山。西去随州大洪山百里,高二百丈许。上有桃花岩、李白读书堂。其相属者为太白峰、钵盂山、长老山,弥望烟云,飘缈
①春秋虢邑,后属晋。在今河南灵宝市北二十二里稠桑村西一里。《左传》: 僖公二年 (前658),“虢公败戎于桑田”。即此。②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北三十里桑田。明正统十三年 (1448) 置巡司于此。古邑名。
一名覩光台,又名光明台。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金顶上。清嘉庆《四川通志》 卷 17 峨眉县: 光明岩 “在峨眉山顶,铁瓦殿后,天仙桥侧。一名覩佛台,又名光相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