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蓝滩汛

蓝滩汛

亦作蓝河关、蓝河镇。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南大蓝河入汉江处之蓝滩村。隔汉江与陕西洵阳、白河二县为界。清有外委驻防。


猜你喜欢

  • 三公旗

    即西公旗(乌拉特前旗)、中公旗(乌拉特中旗)、东公旗(乌拉特后旗)的合称。今为内蒙古乌拉特前、中、后三旗。

  • 忽麻里河

    即今黑龙江省呼玛县西之呼玛河。《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二月,萨穆什喀等讨博穆博果尔,“至忽麻里河分兵,各旗照派定地方攻取”。

  • 水蚌支线

    自安徽水家湖(今长丰县)至蚌埠(今蚌埠市)。全长61公里。为淮南铁路支线。 日伪于1944年修建。因接通津浦、淮南两线,故亦称水蚌联络线。

  • 灵山寺

    ①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长江南岸灵山墩上。《舆地纪胜》卷18太平州:灵山寺“张芸叟《南征录》:灵山在繁昌县东(西之误)二十里。寺踞山顶,殿阁重复。土俗云灵山寺。杜牧之有《题灵山寺行坚师院》诗”。《清一统志

  • 小姑水

    即今福建永春县西南小姑溪。《方舆纪要》卷99永春县:“小姑水在县西二十三里,流经县西南二十里西向山,分流东南注,至南安县北塔口村,下流合东关水,即桃溪别名也。”

  • 七星岩

    ①在今广东肇庆市北。《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高要县“石室山”条:七星岩“连属曲折,列峙如北斗,岩之中亦为石室,容数百人”。②旧称栖霞洞、碧虚岩、仙迹洞。在今广西桂林市东三里七星山第三峰(天玑峰)半山

  • 平定堡

    ①明置,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北平顶堡镇。《方舆纪要》卷37铁岭卫“宋家泊堡”条下:“曹(应为曾)迟堡在宋家泊堡东北,其东北又有平定堡。又东北接三万卫之定远堡。”②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平定镇。《方舆纪要》卷1

  • 米城

    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北。《方舆纪要》卷84瑞州府上高县:米城“在县西北十五里顾城山下。或云唐末淮南所置戍守处也”。唐末筑,在今江西省上高县西北顾城山下。

  • 河阳桥

    即河桥。西晋泰始十年 (274) 杜预建造于富平津,在今河南孟县西南黄河上。为黄河南北交通要道之一。北魏、东魏先后筑河阳三城于桥北、桥南及河中洲上,为洛阳外围戍守重地。唐代通称河阳桥。《唐六典》: 天

  • 武定府

    ①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武定路置,寻升军民府,万历中罢称军民,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南甸县 (今云南武定县东七里旧城)。隆庆四年(1570) 徙治和曲州 (今武定县)。清属云南省,乾隆三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