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走马镇

走马镇

明置,属蓬溪县。在今四川蓬溪县西南回马镇。《清一统志·潼川府二》:走马镇“在蓬溪县西五十里江西岸。有堡有市,其地多陶,为利甚广”。


(1)在湖北省鹤峰县东南部。面积495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坪,人口 3310。传以前有两马月下在此吃稻,被驱赶时不翼而飞,故称走马坪。1954年设走马区,1958年设五星公社,1975年设走马公社,1984年设镇。主产玉米、稻、豆类,并产茶叶、油茶、中药材等。有磷矿等。有制茶、农机、食品、磷化工等厂。为鄂、湘邻界地区农副产品集散地。鹤石、鹤桑公路会此。(2)在重庆市九龙坡区西北部。面积33.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场,人口890。因境内一山岗形如奔马,人称走马岗而得名。原为巴县辖地。1930年设走马乡,1958年改公社、1981年复乡,1994年建镇。1995年划归九龙坡区。产稻、小麦、玉米、蚕茧、柑橘等。有酒、油、建材、化工、农机等厂。成渝高速公路、渝江公路贯穿全境。(3)在重庆市万州区南部。面积76.6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岭,人口 2110。1927年建走马镇,以驻地走马岭得名。1940年改为走马乡,1953年分出关上、枣木二乡,1955年关上乡又并入。1958年改为走马公社,1967年划出关上公社。1984年改为走马乡,1992年由走马、关上合并置走马镇。产稻、玉米、小麦、薯类等。有酿酒和小型加工业。为区境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万利和万石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资中县西北部。面积38.99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走马场,人口1.5万。镇以驻地名。1962年析置走马公社,1984年改置乡。1992年东合、向阳二乡并入。2000年建镇。种植黑麦草,发展稻田养鱼。产血橙、椪柑、梨等。成渝公路、成渝高速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麻龙州

    元至元十七年 (1280) 改麻龙千户置,属会川路。治所在今四川会理县东五十里。一说在米易县西麻陇彝族乡。明洪武十五年 (1382) 改属东川府。二十七年 (1394) 废。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

  • 小纪镇

    亦作小邾镇。即今江苏江都市东北六十里小纪镇。清道光《泰州志》卷2:西北隅有小纪镇。(1)在江苏省江都市东北部。面积72平方千米。人口4.2万。镇人民政府驻小纪,人口5200。明称小纪庄,以纪姓在此摆渡

  • 河南等路行中书省

    元至元十年 (1273) 置,治所在襄阳县 (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寻废。

  • 合川城

    亦称合川守捉城。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南百八十里有合川守捉城。”

  • 农歌

    西藏古地名。《新唐书·地理志》:“逻些在东,距农歌二百里。”地在今当雄县羊八井区,唐时吐蕃于此曾置驿站,“唐使至,吐蕃宰相每遣使迎候于此”。此地为吐蕃近畿重镇。

  • ①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内黄县北。《春秋》: 襄公十九年 (前554),“叔孙豹会晋士匄于柯”。杜注:“魏郡内黄县东北有柯城。”②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春秋》: 庄公十三年 (前681)

  • 无慈城

    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寰宇记》卷120黔江县:“唐武德元年再置,移就无慈城。”《清一统志·酉阳州》:石城废县,“《元统志》:县昔为蛮洞侵扰, 移治老鹰寨”。清光绪《黔江县志》卷1:故无慈城

  • 嘉阳城

    北魏置,即今河北平山县。《魏书·地形志》: 蒲吾县 “有嘉阳城”。隋于此置房山县。《元和志》 卷17房山县: “其城内实外险,一名嘉阳城。”

  • 合思罕关

    又作合撒罕关。即化成关。今辽宁大连市甘井子区北南关岭。《金史·温迪罕达传》:“度今之势,可令濮王守纯行省盖州,驻兵合思罕,以系一方之心。”即此。

  • 赫萨尔巴什泊

    即乞则里八寺海。今新疆福海县西北之乌伦古湖。《清一统志 · 科布多》: 乌陇古河“折西流经阿勒坦乌梁海旗,潴为赫萨尔巴什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