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遐汛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西部民安镇境。《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东山营设把总驻此。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西部民安镇境。《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东山营设把总驻此。
①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光安县(今越南义静省香山附近)。辖境相当今越南义静省香山一带。贞观八年 (634) 改为阿州。②五代后蜀改洋州置,治所在兴道县 (今陕西洋县)。北宋初复为洋州。(1
①亦名佛山。在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民国《黑龙江志稿》卷2:佛山县“佛山镇有观音山,故名”。又卷4:观音山在“(乌云)县东南百四十里,位扎伊河北岸。多金矿”。②一名惠山。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北。元《
即今福建福州市区八一七南路与中洲间的解放大桥。始建于元大德七年,至治二年(1322)落成。《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万寿桥“在府南,跨南台江上,长三百余丈,石梁水门三十有九。元大德七年建。明成化后屡经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清康熙时合黎州千户所为黎大千户所。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北清溪乡。属四川都司。清初与黎州千户所合置为黎大千户
一名白土塘。旧址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烟浦埭”条下:“又有仆射塘,唐元和二年刺史马总开浚,灌田数百顷。总后赠仆射也,俗号白土塘。”明时已废为田。又称白土塘。在今福建省泉州
在今山东单县西南五里。《方舆纪要》卷32单县:大陵山“地高耸,水不能啮。俗谓之土山。山下有长堤,以捍黄河”。
即今西藏定日县西南绒辖。为边疆要地。清松筠 《西招纪行诗》 注: 定日汛岔路有三,“一南行三日可抵绒辖边隘”,即此。
明、清时四大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仙镇)、汉口镇(今湖北武汉市汉口)、景德镇(今江西景德镇市)、佛山镇(今广东佛山市)。明、清四个工商业城镇的合称,即朱仙镇(今河南开封县西南朱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岩山。《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漳浦县: 海云山 “在县东二十里,壁立端重,上有沃田、清泉”。《清一统志·漳州府》: 海云山 “在漳浦县东二十里,上有清泉不涸,山半有海云岩,一名岩山”
北魏置,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境。西魏改为南郭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