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化军
唐方镇。中和三年 (883) 升湖南观察使置,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领潭、衡、永、邵、道、郴、连七州。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光启元年 (885) 改名武安军。
唐方镇名。中和三年(883年)升湖南观察使置,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益阳、衡阳、邵阳、衡山、隆回、武冈、零陵、道县、郴州、汝城等市县及广东省连州、阳山等市县部分地区。光启元年(885年)改武安军。
唐方镇。中和三年 (883) 升湖南观察使置,治所在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领潭、衡、永、邵、道、郴、连七州。相当今湖南南部及广东西北部。光启元年 (885) 改名武安军。
唐方镇名。中和三年(883年)升湖南观察使置,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辖境相当今湖南省长沙、株洲、湘潭、益阳、衡阳、邵阳、衡山、隆回、武冈、零陵、道县、郴州、汝城等市县及广东省连州、阳山等市县部分地区。光启元年(885年)改武安军。
①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永平县置,属甘州。治所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四十里。大业二年(606) 移治今张掖市,改名张掖县。②隋义宁初改福禄县置,为肃州治。治所即今甘肃酒泉市。《元和志》 卷40肃州:
金置,属济阳县。即今山东济阳县东北六十里仁风镇。明洪武元年(1368)置巡检司,八年(1375)裁。
在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方舆纪要》卷87临江府清江县“固本堤” 条下: 梅家畲堤“在府 (治今临江镇) 东十五里。旧有堤,成化以后为洪水所坏,垂修垂圮,民不能田,嘉靖初悉力修筑,始不为患。崇祯十一年复决
明置,在今甘肃宕昌县。《方舆纪要》 卷60岷州卫 “宕州城” 条内: “今卫南百二十里有岩昌驿。《一统志》 云: 宋纲马憩息之所也。”
在今四川纳溪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72纳溪县:旧县城“元大德中,移县于江北, 以避水害,即此城也。至大初,复还今治。今亦谓之旧县坝”。
即今甘肃宕昌县西北哈哒铺镇。清宣统《甘肃新通志》 卷9岷州: “南有哈答铺寨。” 1935年9月22日,红军一方面军一、三军团与中央纵队突破腊子口后,党中央在此召开会议,改编红军,并确定至陕北的战略方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静江府置,属湖广行省。治所在临桂县 (今广西桂林市)。辖境相当今广西龙胜、兴安以南,鹿寨、荔浦以北,洛清江、漓江流域。明洪武元年 (1368) 改为静江府。元至元十五年(
在今俄罗斯萨哈林岛 (库页岛) 东海岸北部。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塔他玛山 “在库页岛,距吉林城东北四千四百五十里”。塔塔玛河发源于此。
清康熙间置,属唐努乌梁海。治所在今俄罗斯克孜尔—奥尔达州乌鲁克穆河南厄列格斯特一带。
自今河北邯郸市至磁山。全长50公里。为平汉铁路(今京汉路)支线。 日伪于1943—1944年修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