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今台湾省台北县东北三重市。原为三重埔,为高山族平埔人渔猎区。1945年设三重镇。1962年升为县辖市。
①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南。《寰宇记》卷48永和县:双山“在县东二十里,二山各高千余尺,峰岩秀异,因名双山”。②在今四川铜梁县东南。《舆地纪胜》卷159合州:双山“在巴川县南五十里。相传渔者纲得二石,其一飞
唐南诏置,原属云南节度,后为中心区十赕之一。治所即今云南祥云县。辖境约当今云南祥云县西部地。宋大理改品赕。
又名燎石冈、料石冈。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方舆纪要》卷11良乡县:辽石冈“在县治东三里。《志》云: 冈有古城五座, 方圆棋布。冈顶有多宝佛塔, 隋建。《金志》作料石冈”。
在今湖北咸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2大田所: 朝霞岭 “在所东五十余里。巍峨高耸”。
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一里北固山上。《资治通鉴》:南朝梁太清元年(547),朱异曰:“陛下昔登北顾亭以望,谓江右有反气,骨肉为戎首。”
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北口有子午镇。为关中南通汉中之要道。《汉书·王莽传》:元始五年(5)秋,“莽以皇后有子孙瑞,通子午道。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颜师古注:“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
南朝宋置,为南流郡治。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南朝梁废。古县名。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为南流郡治。南朝梁、陈时废。
唐末置,属云州。治所即今山西浑源县。辽属应州。金贞祐二年 (1214) 为浑源州治。蒙古至元四年 (1267) 废。1912年改浑源州置浑源县,属山西雁门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察哈尔省
西汉置,属天水郡。治所在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西北。东汉废。《续汉书 ·郡国志》 略阳县有 “街泉亭”。古县名。西汉置,治今甘肃省庄浪县东南,属天水郡。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