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阳羡县

阳羡县

秦置,属会稽郡。治所在今江苏宜兴市南五里荆溪南。汉高帝五年(前202)封功臣灵常为侯邑。东汉属吴郡。三国吴属义兴郡,移治今宜兴市。西晋永兴元年(304)为义兴郡治。隋开皇九年(589)改为义兴县。唐武德七年(624)又析置阳羡县,属南兴州。八年废入义兴县。


古县名。秦置,治今江苏省宜兴市南。属会稽郡。六朝时移治今宜兴市。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陈,改名义兴县。西晋、南朝曾为义兴郡治所。


猜你喜欢

  • 峰头澳

    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平海南。《方舆纪要》卷96兴化府莆田县 “海” 条: “有峰头澳,在府东平海卫南。嘉靖三十八年官军击倭于峰头澳,破之,倭遁去,又追败之于野马外洋。”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平海南。明嘉靖三十

  • 长沙水

    即今山东青州市南之南阳河。源出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东北流至城西,又东流入巨洋水。《水经·淄水注》:长沙水“出逢山北阜,世谓之阳水也。东北流径广县故城西, ……又东径东阳城东南,……又北屈径汉城阳景王刘章

  • 广安门

    北京外城西门。明嘉靖年间筑。初名广宁门。俗称彰仪门,乃沿袭金之旧称。清改为广安门。

  • 湛口江

    在今江西大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88南安府大庾县: “湛口江水出府东南四十里留池坑,有赤江水流合焉。东流五十里合大江。水浅而清,因名。”

  • 郭墅

    在今江苏六合县东五里。《方舆纪要》 卷20江宁府六合县: 郭墅,“宋嘉熙中,土人立寨拒守于此”。

  • 长阳县

    唐改长杨县置,属硖州。治所即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寰宇记》卷147长阳县:“县南崖有长阳溪,因以为名。”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宜昌府。民国初属湖北荆南道。1921年属荆宜道。1932年直属湖

  • 百堽堰

    又曰柏岗埭。在今江苏句容县西南三十五里。《宋书·元凶传》:太初元年(453),“劭遣人焚烧西装及左尚方,决破柏岗、方山埭, 以绝东军”。《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句容县“绛岩湖”条下:“与斗门同置,湖水

  • 丁山

    又名丁公山、文明山。在今四川合江县西南三十五里。《舆地纪胜》卷153泸州:丁公山“在安乐溪之左,高逾千仞,舟行数百里,隐隐烟云间”。《永乐大典》卷1822《泸州志》:丁山“在合江县西南五十里。其山峰状

  • 达维场

    亦作达围。即今四川小金县东一百里达维乡。民围《川西边事辑览》第八编:达维“此地居民约六七十家。场后有喇嘛寺,名乘妙寺,中有喇嘛二百余人”。“达维”,藏语为石碉之意。1935年6月13日中国工农红军红一

  • 上清镇

    即今江西贵溪县西南上清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江西省贵溪市西南部、上清溪两岸。面积 120.7 平方千米。人口1.9万。镇人民政府驻上清,人口 5080。曾名沂洋镇,宋代道教上清宫从龙虎山迁此,遂易名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