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耨达池
一名马品木达赖池。即今西藏普兰县北之玛旁雍错。见佛经。《大唐西域记》作阿那婆答多池。谓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为殑伽、信度、傅刍、徒多四河所自出。
一名马品木达赖池。即今西藏普兰县北之玛旁雍错。见佛经。《大唐西域记》作阿那婆答多池。谓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为殑伽、信度、傅刍、徒多四河所自出。
①即今四川大邑县东、崇州市西南干溪河。《资治通鉴》:唐中和二年(882)六月,阡能与官军“大战于干溪,官军大败”。即此。②在今贵州长顺县北。《方舆纪要》卷121金筑安抚司“麻线河”条下:“干溪在司南五
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东南、山西右玉县西北。《魏书·太宗纪》:北魏拓跋嗣永兴五年(413)出巡,“东逾十岭山, 田于善无川”,即此。
在今广东番禺市(市桥镇)东莲花山水和市南沙湾水一带。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46:“番禺海中有白蚬塘, 自狮子塔至西江口, 凡二百余里,皆产白蚬。……白蚬多生于雾,每当春暖,白雾瀰空,濛濛霂霂之中。土人
亦称圣母得胜堂。在今天津市河北区狮子林桥旁。清同治八年 (1869) 法国天主教会建,次年6月因发生 “天津教案” 被群众烧毁。1897年帝国主义分子用清政府赔款重建,1900年义和团运动中又被烧毁。
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分吴、丹阳二郡置,属扬州。治所在乌程县(今浙江湖州市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浙江北部苕溪流域全境及江苏宜兴市。东晋义熙元年(405)移治今湖州市城区。南朝梁末为震州治。旋罢震州,
西汉置,属上郡。治所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无定河南岸。东汉末废。《水经·河水注》: 奢延水 “西出奢延县西南赤沙阜……东北流,径其县故城南。王莽之奢节也”。西汉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西南古城,属上郡
五代后蜀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东北麦崩乡。元改为宣抚司,属吐蕃等处宣抚司。明废。
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南十里石河入海处。清道光年间于此置炮台。
土名白音泰来。1914年置通辽镇,属辽源县。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通辽市。1918年升为通辽县。
在今四川青川县东沙州镇南。《隋书·地理志》景谷县:“有木马山。”《元和志》卷22景谷县:木马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诸葛亮之出祁山也,作木牛流马以供运,于此造作, 因以名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