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雪峰山

雪峰山

①在今福建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律,五代王闽改今名。《舆地纪胜》 卷128福州 《景物上》: 雪峰 “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 卷10福州佛寺: 雪峰寺 “在侯官县西百余里,唐咸通中真觉禅师义存游吴楚,至武陵,传法于五祖德山。乃归闽,居芙蓉山石室,其徒蝟集,于是得象骨峰诛茅为庵。一日登巅遇雪,留宿其上,因名雪山”。山上枯木庵,枯木腹内留存唐朝以来题刻甚多,为我国惟一的 “树腹碑”。《资治通鉴》: 五代晋开运二年 (945),光州人李仁达作乱。据福州,迎雪峰寺僧卓严称帝,即此。

②在今湖北蒲圻市南。《清一统志·武昌府一》:雪峰山 “在蒲圻县南二十里。有雪峰寺,唐咸通二年建”。

③在今湖南会同县东北四十里。《清 一统志·靖州》: 雪峰山 “冬后积雪不断。(南宋) 魏了翁诗:‘雪峰高大冲霄汉’”,即此。


(1)古山名。在今福建省闽侯县西北,盘踞闽侯、闽清、古田、罗源四县境。旧名象骨峰,五代王闽时改今名。《舆地纪胜》福州《景物上》:雪峰“在侯官。暑月犹有积雪,王审知曰,可名曰‘雪峰’。”《方舆胜览》福州佛寺:雪峰寺“在侯官县西百余里。唐咸通中真觉禅师义存留吴楚,至武陵,传法于五祖德山。乃归闽,居芙蓉山石室,其徒猬集,于是得象骨峰诛茅为庵。一日登巅遇雪,留宿其上,因名雪山”。山上枯木庵,枯木腹内留存唐朝以来题刻甚多,为全国惟一的“树腹碑”。《资治通鉴》载,五代晋开运二年(945年),光州人李仁达作乱,据福州,迎雪峰寺僧卓严称帝,即此。(2)今山名。(1)在福建省明溪县城南。通称十公芜(坞),亦名楼台鼓角山。为县城屏障。因寒冬多积雪,故名。主峰海拔1004米。盛长松、杉、杂木。峰左有元朝的福建平章政事陈有定屯兵故垒,至今烽火台、关墙、堑壕旧迹仍存。“明溪八景”之一的“雪峰营垒”。即指此山。(2)在湖南省西部。《大清一统志》:雪峰山“冬后积雪不断。魏了翁诗‘雪峰高大冲霄汉’即此”。南起湘、桂边境的八十里大南山,北至洞庭湖滨,绵延300余千米。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南段高峻。主峰苏宝顶,海拔1934米。资水切过中北段形成S形转折,峡谷以北逐渐低缓,成为丘陵,西坡缓,东坡陡。为中国地势第二和第三阶梯分界线,洞庭湖水系沅江和资水的分水岭。发源和流经山区的河流水能丰沛,已建大型水电站柘溪水电站。湖南最重要的林区,盛产杉木。有湘黔铁路和公路干线穿越隘口。


猜你喜欢

  • 邵固堡

    在今河北威县东五十里邵固乡北。北宋崇宁中曾移宗城县治此。《清一统志·广平府二》:广宗故城,“宋政和间,秦坦《宗城新修庙学记略》:宗城旧治雉州避河之冲,崇宁四年,始迁邵固……元初省”。

  • 六一泉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中孤山下。宋《淳祐临安志》卷8:“孤山僧慧勤,尝游六一先生欧阳公之门,东坡守郡日,见讲堂之后孤山之址,有泉枉然,甚白而甘, 因名曰六一泉, 以表思公之意。”

  • 房县千户所

    明洪武初置,后属郧阳卫。治所在今湖北房县东。后废。

  • 即今西藏南木林县。元代于此置乡万户府。

  • 三里店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四十里。清雍正十年(1732)移平里市巡司于此。区片名。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东南部。范围包括七星公园南门以南、辅星路以东、七星路和骖鸾路的北段。因昔为桂林通往灵川大圩的古道上,

  • 秋浦县

    ①隋开皇十九年 (599) 分南陵县置,属宣州。治所在石城县旧址 (即今安徽贵池市西南七十里灌口乡石城村)。《寰宇记》 卷105贵池县: 秋浦县 “盖以秋浦之水为其名”。大业初属宣城郡。唐武德四年(6

  • 水

    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北, 与巩义市接界。 《史记·张仪传》: “仪曰: 亲魏善楚,下兵三川,塞什谷之口。” 《集解》 “徐广曰: 一作 ‘寻’,成皋巩县有寻口”。《正义》: “ 《括地志》 云,温泉水即寻

  • 晓天镇

    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清置巡司于此。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晓天河东岸。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晓天,人口 2370。 相传朱元璋宿此,翌晨醒时天刚拂晓,遂以“晓天”为名

  • 毛水峪

    在今甘肃礼县东北九十里。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2礼县:毛水峪“其里多回民,畜羊剪毛织褐以治生”。

  • 辅日海

    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史记·大宛列传》: “其水东流注盐泽”。《正义》 引 《括地志》:“蒲昌海一名泑泽,一名盐泽,亦名辅日海,亦名牢兰海,亦名临海,在沙州西南。” 《清一统志·吐鲁番》: 罗布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