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静岩山

静岩山

在今山西灵石县东北。《寰宇记》 卷41灵石县: “静岩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即太岳。下有五龙泉,即文公封子推绵上之田是此。”


猜你喜欢

  • 腰古隘

    在今广东平远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03平远县: 腰古隘 “在县西北。东南去程乡县二百余里,径路险狭,丹崖若壁,长三十余里,通赣州安远县”。

  • 神武右卫

    明宣德五年 (1430) 置,治所即今河北正定县。明宣德五年(1430年)改西安右护卫置,治真定县(即今河北正定县)。清顺治九年(1652年)省入真定卫。

  • 乞思合儿

    即可失哈耳。今新疆喀什市。《蒙兀儿史记·成吉思汗纪》:太祖十三年(1218),令降将曷思麦里传乃蛮主曲出律首级,“徇下乞思合儿、兀里羌、兀丹”。见“疏勒国”。

  • 小陵镇

    北宋置,属西充县。在今四川西充县西三十里。

  • 始阳山

    亦名蒙山、罗城山。即今四川芦山县东南罗绳冈。《寰宇记》 卷77卢山县: 始阳山“在县东七里。本名蒙山,唐天宝六年敕改为始阳山。高八里,束道控川,历严道县,横亘入邛州火井县界”。

  • 洡阴县

    一作耒阴县。隋开皇九年 (589) 改洡阳县置,属衡州。治所在今湖南耒阳市东北大市圩。大业初属衡山郡。唐武德四年 (621) 改为耒阳县。

  • 泥阳水

    即埿阳水。今甘肃成县、徽县境之洛河。源出徽县西北老爷山,南流经成县,东南流复入徽县,合栗河 (今伏镇河)。又南流入陕西略阳县,与故道水 (今嘉陵江) 会。《资治通鉴》: 五代梁贞明元年 (915),“

  • 大登屿

    一作大嶝屿。即今福建同安县东南大嶝岛。《舆地纪胜》卷130泉州《景物下》:大登屿“在同安县海中”。旧有民居,明洪武二十年(1387)迁入内地,成化后渐复旧土。《方舆纪要》卷99载:大登屿与小登屿“皆广

  • 豢龙城

    在今河南临颍县北十五里。《寰宇记》 卷7临颍县: “豢龙城,在县西四十里。即古豢龙氏之邑也。” 《清一统志·许州》 谓御龙城 (亦名豢龙城)“在临颍县北十五里”。

  • 火烧岛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绿岛。连横《台湾通史·抚垦志》:“又有火烧屿者,横直二十余里,与红头屿并峙,距卑南六十里,居民五百余人。商船避风,间有至者。”因岛上居民每于夜间举火山顶,为出海捕鱼者指示目标,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