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韦苏图山

韦苏图山

又作威逊图山。汉名桦山。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清一统志·喀喇沁》:桦山“在左翼(驻地在今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西南三台子之南)西南四十里。蒙古名韦苏图。盛京锦县大凌河发源于此”。


猜你喜欢

  • 腾格里湖

    即腾格尔池。今西藏班戈、当雄二县间纳木错。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海拔4718米。为西藏第一大内陆湖和我国第二大咸水湖。“腾格里” 系蒙古语。藏语称纳木错,皆天湖之意。

  • 来伏山

    即今甘肃民勤县西北莱菔山。《方舆纪要》卷63镇番卫:来伏山在“卫西北八十里。其山脊高首俯,如拜伏然,因名”。

  • 亚父山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寰宇记》卷126巢县:“亚父山在县东十里。汉居巢人范增,楚王立为亚父,死于山傍,故曰亚父山。”

  • 寅陂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明一统志》 卷56吉安府: 寅陂 “在安福县西四十里。横截卢水,下流达县前,溉田一万三千亩。宋治平初,知县黄中庸兴筑,至今民享其利”。

  • 色野尔齐河

    即今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东境色也勒吉高勒。《清一统志·乌珠穆沁部》:色野尔齐河“在左翼东北七十五里。源出噶老图泊,西南流,入芦水”。

  • 大乘山

    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51裕州方城县:“大乘山在州东南。《裕州图经》云‘大乘峙前,方城镇后’者也。”

  • 龙窟铺

    一名龙津市。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信江北岸龙津。元于此置龙津驿,清裁。信江在余干县境亦称龙窟河,铺因以为名。

  • 隆山郡

    ①亦作陆川郡。南齐置,属越州。治所在良国县 (今广西北流市东南六靖镇)。南朝梁、陈间废。②北周武帝时置,属陵州。治所在隆山县 (今四川彭山县)。《元和志》 卷32彭山县: 郡 “以境内有鼎鼻山,地形隆

  • 灵源山

    ①在今河北唐县东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2唐县:灵源山“山溪环错”。上有灵源寺。②即今福建晋江市西南灵源山。《方舆纪要》卷99泉州府晋江县“紫帽山”条下:灵源山“上有灵泉,大旱不竭。一名太平山,以山

  • 乾祐河

    又名柞水。在今陕西镇安县东。《清一统志·商州》 “柞水” 条引 《镇安县志》: 乾祐河 “在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