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云南武定县西南二十里。明曹学佺《名胜志》: “山势险隘,有悬瀑千余尺,下注城池。蛮名铺哇洟。”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松林店镇。清同治《涿州志》 卷2集市: 城西有松林店。
一作珂诺城、阿纳城。北宋置,属河州。在今甘肃广河县。熙宁七年 (1074) 改为定羌城。即今甘肃省广河县城关镇。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改定羌城。
一作荧泽。又名荥波。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黄河相通。《尚书·禹贡》: “荥波既猪。” 又 “道沇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水经·济水注》: “济水又东径荥泽北,故荥水
又作喀母兔河。即今黑龙江省宝清县东蛤蟆通河。源出七虎林山,曲折北流入挠力河。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22: 挠力河两源共合,“东北流,受南来之喀穆图河,今曰哈玛通河”。
一名玉女陂。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五十里。张衡 《南都赋》: “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元和志》 卷21穰县: “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
清康熙五年(1666)改安隆长官司置,属思恩府。治所即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六年(1667)移治扁牙寨之坝楼山(今隆林县东南扁牙乡),寻迁砦儿山(今田林县西北旧州镇)。雍正十年(1732)升为直隶州。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六里小越镇。清光绪《上虞县志》卷18引《万历志》:小越市“在县(旧治丰惠镇)东北四十里”。
在今山东沾化县久山村北。《方舆纪要》卷31沾化县:久山“世传秦始皇集此山以镇海口”。古山名。在今山东省沾化县北久山村南。相传秦始皇筑城于此以镇海口。
五代唐改吉昌县置,为慈州治。治所即今山西吉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属隰州,元祐元年(1086)复为慈州治。金天德三年(1151)为耿州治。明昌元年(1190)改为吉州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