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鹿泉县

鹿泉县

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井州。治所即河北鹿泉市。《元和志》 卷17获鹿县: “以鹿泉在汉县南,因为县。” 大业初废。义宁初复置,属恒山郡。唐属恒州,至德元年 (756) 改名获鹿县。


古县名。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析石邑县置,治今河北省鹿泉市。属井州。大业初复省入石邑县。义宁元年(617年)复置鹿泉县,属恒山郡。唐至德元载(756年)改名获鹿县。


猜你喜欢

  • 府前江

    即今广西西南之左江。《明史·地理志》 太平府崇善县: “南有府前江,即丽江。” 《明一统志》卷85太平府: 府前江 “绕府城东、南、西三面。发源广源州,合七源州水,历龙州、下思明,会崇善县水,流至府前

  • 贡县

    1912年置,属四川昌都府。治所在今西藏贡觉县东南。后设贡觉宗。旧县名。1913年由贡觉委员辖地改置,治贡觉(今西藏贡觉县南)。原属川边特别区、西康省、昌都地区。1955年划归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1

  • 招收都

    在今广东汕头市东南达濠区。明洪武二十八年 (1395),移海口巡司于此,称招宁巡司。清康熙五十七年 (1718) 移置达濠城。《清一统志·潮州府》: 招宁巡司 “在潮阳县东三十里招收都”。在今广东省汕

  • 筑口

    在今湖北谷城县东。为筑水 (今南河) 注入沔水 (今汉水) 之口。《水经· 沔水注》: 筑水“又东流注入沔,谓之筑口”。《明史·地理志》 谷城县: “又有筑水,经县治东南,注于汉水,曰筑口。”在今湖北

  • 紫阳山

    ①在今安徽歙县城南三里。《江南通志·山川五·徽州府》: 紫阳山 “在府南三里,高百九十仞。《府志》 云,宋婺源朱松游而乐之,后寓闽中,常以紫阳书堂刻其印章。其子熹,亦以紫阳名其堂,亦不忘也”。南宋淳祐

  • 内良隘

    即今江西大余县西内良乡。《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大庾县:内良隘“府西北百里。相近有沙村等隘”。

  • 黄平府

    宋置羁縻黄平府,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元属播州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74) 改为黄平安抚司。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置,治今贵州省黄平县西北旧州。属播州军民安抚司。明洪武七年(13

  • 一秃河

    又作伊敦河、移燉河。即今吉林中部松花江支流伊通河。明《辽东志》卷1:一秃河在“(开原)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 于塘村

    ①在今江苏靖江市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靖江县:于塘村“旧为晋陵县地,元置于塘巡司。明初以司在江北新开河口,因改属泰兴县。今为两县接境处”。②即今江苏武进县北澡港河东岸圩塘镇。《明史·地理

  • 台领山

    即今广东南雄与江西大庾二县间之大庾岭。《续汉书·郡国志》:豫章郡南野县“有台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