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岩县

黄岩县

唐武后天授元年 (690) 改永宁县置,属台州。治所即今浙江台州市西之黄岩区。《寰宇记》卷98: “以其山顶有黄石,故以名之。” 元属台州路,元贞元年 (1295) 改黄岩州。明洪武二年 (1369) 复为黄岩县,属台州府。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89年撤销,改置黄岩市。1994年改为台州市黄岩区。


古旧县名。武周天授元年(690年)由永宁县改置,治黄岩(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属台州。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为黄岩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复改黄岩县,属台州府。1989年撤销,改置黄岩市。


猜你喜欢

  • 风门岭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西南。《清一统志·琼州府一》:风门岭“在乐会县西南七十里,跨万州界。山势峻峭,两旁石壁如门,为诸黎出入咽喉之地”。

  • 忻窑支线

    从山西忻县(今忻州市)经河边村(今定襄县东北河边镇)至甲子湾,再至窑头煤矿。全长61公里。为同蒲铁路支线。1934年动工修筑,次年建成。今称忻河线。

  • 黑峪关

    亦作黑谷关。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八里新城子乡之黑关,与河北承德、兴隆二县交界处。《方舆纪要》 卷11密云县: 黑谷关 “在曹家寨东北,有水关”。清设把总戍守。

  • 千峰寺

    北魏时建,在今河南临汝县东北风穴山中。本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代扩建为白云寺。俗称风穴寺。北魏时建,在今河南省汝州市东北风穴山中。本名香积寺,隋改名千峰寺,唐扩建,改名为白云寺。

  • 扞罙国

    又作扜弥国、拘弥国、宁弥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府。都城在扜弥城(今新疆于田县北克里雅河东岸)。东汉名拘弥国。

  • 阿赖岭

    亦作阿赖山。即今吉尔吉斯斯坦南部阿赖山脉。《清史稿·杨芳传》:道光七年(1827)平张格尔之乱,进占喀什噶尔,“张格尔已遁,命杨遇春偕芳出卡掩捕,芳军阿赖,檄诸夷部缚献”。

  • 发干县

    ①西汉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南。武帝封卫青子登为侯邑。后为县。三国魏属阳平郡。北齐废。②南朝宋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二十里古城庄。南齐废。

  • 罕山

    ①亦名黑山、韩家山。今北京市石景山区八宝山。明《帝京景物略》卷6:“出阜成门三十六里者,罕山,《志》称韩家山,汉循吏韩延寿家焉。罕,韩音讹也。俗呼黑山汇,黑,罕又讹也。”②亦名看山。在今山西寿县西七十

  • 板固

    亦作柏固。在今浙江衢县东南四十五里。明置巡司于此。在今江西省衢州市东南。明初设巡检司于此,属衢州府。清废。

  • 小湘峡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小湘镇东,西江峡口。道光《高要县志》:小湘峡“在县西北四十里。高数十仞,群峰矗峙,大江流其中,多良材美竹”。北宋皇祐四年(1052),侬智高犯端州,州守李宝臣建议以兵数千人伏小湘峡。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