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地名来历>黄茅埂

黄茅埂

在今四川雷波县与美姑县之间,为大小凉山分界山。海拔3960米。民国常隆庆 《雷马峨屏调查记》: “黄茅埂附近及西溪河以东之地乃称大凉山。”


猜你喜欢

  • 沙子街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北四十里沙子镇。清设县丞驻此。清王闿运《湘军志》卷11:咸丰七年(1857),“平乐寇用战艇依水通粮,筑屯平乐北二塘墟、沙子街,阻险自固”。

  • 威平堡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四十里威坪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威平堡 “嘉靖四十五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

  • 黄飘

    即今贵州黄平县东南黄飘乡。清同治八年(1869),张秀眉领导的苗族起义军在此设伏,经过五昼夜激战,清军一万八千余名全部被歼。史称 “黄飘大捷”。

  • 天成观

    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大城子镇内。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清《塔子沟纪略》卷7:“天成观在大城子之东。康熙六年间道士夏一振募建天齐庙三间,东西十阎君殿六间,关帝殿三间。嗣经道徒夏阳春、徒孙

  • 扬同

    西藏古地名。即羊同的异名。在今西藏西部及毗邻地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迦叶弥罗国东北,隔山十五日程,即是大勃律国、扬同国、娑播慈国。”

  • 宁年站

    又作宁尼颜。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置,即今黑龙江省富裕县。《清一统志·黑龙江》“布克依站”条下:“齐齐哈尔东北至墨尔根、黑龙江站道:六十里至塔拉尔站,又东北七十五里至宁年站。”1947年富裕县迁治

  • 销魂桥

    即霸桥。在今陕西西安市东郊灞桥稍西北处。《开元天宝遗事》 卷下: “长安东灞陵有桥,来迎去送皆至此桥,为离别之地,故时人呼之销魂桥。”

  • 浠水县

    南朝梁改希水左县置,为永安郡治。治所即今湖北浠水县。以浠水为名。隋初属蕲州。大业初属蕲春郡。唐武德四年 (621) 改名兰溪县。天宝元年 (742) 改名蕲水县。1933年复名浠水县。闻一多为本县人。

  • 弥浑水

    即今内蒙古乌审旗东南、陕西榆林市西之海流兔河 (哈柳图河)。《元和志》 卷4德静县: “周武帝于此置弥浑戍,南有弥浑水。”

  • 普润县

    唐初改普闰县置,属岐州。治所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万家城。至德中属凤翔府。元废。古县名。隋大业元年(605年)以普润屯置,治今陕西省麟游县西北,属扶风郡。十三年徙治麟游县西北万家城。元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