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东面行军都统所

猜你喜欢

  • 换授

    荐举制度。明崇祯(1628—1644)始定,由亲王保举宗室入仕。无亲王之藩,郡王亦可保举。

  • 北京行部侍郎

    官名。明朝北京地方行政副长官。永乐元年(1403)置,四人,正三品,协尚书掌管北京行政事务。十八年定都北京,遂罢。洪熙元年(1425)复置,宣德三年(1428)再罢。参见“北京行部”。

  • 大堂

    清朝对中央各部、院主官之称呼。如刑部大堂即指刑部尚书。

  • 孝廉右尉

    即洛阳县尉之一。详“孝廉左尉”条。

  • 资政

    资正殿学士简称。官名。为资政殿大学士的简称,详“资政殿大学士”条。

  • 内干

    官名。南朝宋置,中书省属吏,掌宣诏。见《宋书·何偃传》。

  • 辽西路钱帛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钱币铸造等事。

  • 正卫郎

    散官名号。明洪武四年(1371)置。初授库副使、仓丞等,后内官品秩屡更,则专授从七品内官。

  • 皇帝的省称,封建帝国最高的统治者。《史记·秦始皇本纪》:“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汉书·高帝纪下》:“诸王、通侯、将军、群卿、大夫已尊朕为皇帝,而太公未有号。今上尊太公曰太上皇。”《后汉书·百官志》:

  • 正议大夫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始置,正四品。唐沿置为正四品上文散官。宋初沿唐制,太宗太平兴国(976—984)初改正奉大夫。神宗元丰三年(1080)置为新寄禄官,取代旧寄禄官六部侍郎,从三品。哲宗元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