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理问”。
官名。清朝八旗直年大臣之属官。由直年大臣于各旗参领内委派,无定员。掌章奏文移。
官名。金置,见“劝农使司”。
军府名。即亲卫之府。参见“亲卫”。①隋朝左右卫置,下领开府府(骠骑府)、仪同府(车骑府),是为内府。唐朝左右卫所置五府之一,每府中郎将一员、左右郎将各一员、兵曹参军事一员、校尉五员,每校尉有旅帅二员,
官名。掌历法制订。春秋时鲁国置。《左传·哀公十二年》: “冬十二月,螽。季孙问诸仲尼,仲尼曰: ‘丘闻之,火伏而后蛰者毕。今火犹西流,司历过也。’”隋朝初于太史曹置员二人,从九品。唐朝太史局(太史监)
即“开封府尹”。官名。五代时开封府的长官。见“开封府尹”。
官名。为承徽寺的主官,见“承徽寺”。
元代缩减官员升等年资的一项规定。据《元史·选举志》记载,大德九年(公元1305年)诏:“外任流官,升转甚迟,但历在外两任,五品以下并减一资。”至治二年(公元1322年)诏“四品以下诸职官, 不分内外,
即“考功郎”。
官名。明置,为内府库的掌库官员。见《明史·职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