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侯典舆

侯典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侯的属官,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军帅。参见“典舆”。

猜你喜欢

  • 宣慰司

    即“宣慰使司”。官署名。元置,掌军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宣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上报省。边境有军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只为元帅府。见《元史·百官七·宣慰司》。

  • 武库令丞

    官名。西汉卫尉所属有武库令一人,丞三人,掌收贮少府所属考功室所制造的禁兵器。东汉沿置,秩六百石,减丞为一人。西汉武库在未央宫东墙外,可能在王莽末年被焚毁,此后便废而不用。东汉建都洛阳,武库当亦在洛阳。

  • 甲喇章京

    满语官名。又作“札兰章京”、“扎兰章京”。原称“甲喇额真”,后金天聪八年(1634)改称“甲喇章京”。清顺治八年(1651),定汉名为“参领”。秩正三品。军官名。清置,又名参将、参领,管领一千五百人。

  • 皇太妃祗应司

    皇太妃祗应机构。辽置,见“著帐郎君院”。

  • 理藩部各司掌印

    官名。清末理藩部旗籍、王会、典属、柔远、徕远、理刑六司各以掌印一人为主官,由郎中或员外郎充任。参见“理藩部”。

  • 当国

    指大臣执政主持国事。《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春秋时郑国执政首领的称谓。《左传·襄公十年》:“于是子驷当国,子国为司马,子耳为司空,子孔为司徒。”

  • 镇监

    官名。南朝梁、陈置,为朝廷派驻诸镇监察政务的官员。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流外三品蕴位。

  • 察判

    观察判官简称。

  • 吏科右给事中

    官名。参见“吏科左给事中”。

  • 译官

    官名。清末地方交涉使司之属官。协助办理交涉事务。分一、二等,一等正六品,二等正七品。官名,西汉置,东汉省。掌翻译,其长官为令、丞。《汉书·百官公卿表·典客》:“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后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