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用语。宋朝选人在七阶中逐阶升迁,称选调。因难出常调,故又称选海。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夏采下大夫职丧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管理河津渡口。北齐隶护军府,从九品上。隋初隶都水台(都水监),上津尉从八品,有丞二员; 中津尉正九品上,有丞一员。下津不置尉。炀帝大业三年(607) 后隶都水监舟楫署。唐朝改名“津令”。官名。掌
官名。北魏、北齐置,为中黄门令副贰。由宦官充任。
官名。清末民政部之次长官。光绪三十二年 (1906),改巡警部侍郎设。正二品,左、右各一人。佐尚书执掌本部一应事务。宣统三年(1911),改副大臣。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流外三品蕴位。
官名,也写作奄官,即在宫中任职的太监,也称宦官。《后汉书·郑太传》:“(何)进将诛阉官,欲召并州牧董卓为助。”《后汉书·五行志四》:“儒说奄官无阳施,犹妇人也。”
官名。清末内阁法制院属官。宣统三年(1911)五月设。额设四人,简任。掌起草与审议各类法律法令。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七品。
官名。明置,属“王府仪卫司”,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