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大驭中大夫

大驭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大驭置,北周沿置。为夏官府大驭司长官,掌皇帝出行车辆及道路的管理。下设小驭下大夫以佐其职,领戎驭下大夫、斋驭下大夫、道驭上士、田驭上士、衔枚中士等官属。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宣帝即位后,复置。正五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太驭中大夫二人,掌驭王所乘的玉路。北齐依《周礼》之制于夏官府置大驭中大夫,正五命。任此职者见《周书·史宁传》:子雄,“累迁驾部中大夫,大驭中大夫。从柱国枹罕公辛威镇金城,遂卒于军。”其副职为小驭下大夫,正四命;又有戎驭下大夫,斋驭下大夫,道驭上士,田驭上士,衔枚中士、下士。

猜你喜欢

  • 右庶子

    官名。隋朝置,为太子典书坊长官,员二人,正四品。唐高宗龙朔二年 (662) 改典书坊为右春坊,右庶子为右中护。咸亨元年 (670) 复旧。睿宗景云二年 (711) 再改典书坊为右春坊,以其比中书令,置

  • 库部员外郎

    官名。兵部库部司次官。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置承务郎。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复旧,置一员,从六品上。高宗、玄宗时曾随本司改名司库员外郎,寻各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初为六

  • 川衡

    官名。掌川泽禁令。《周礼·地官》: “每大川下士有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中川下士六人,史二人,胥六人,徒六十人; 小川下士二人,史一人,徒二十人”。“掌巡川泽之禁令而平其守。以时舍其

  • 叙职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所置四方使者署属官,每署一员,掌其方贵贱立功合叙者。

  • 典西舆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员额一百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因西王早死,附属于东王府中。

  • 典天农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有典农官,后期《《幼主诏旨》中有典天农一官,为天朝典官,可能就是前期典农官之职,参见“典农官”。

  • 左旅贲倅长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左旅贲率上士属官,正一命。

  • 左计

    官署名,宋置,为掌管国家东部财政的官署。《宋史·职官二·三司使》:“又分天下为十道:曰河南、河东、关西、剑南、淮南、江南东西、两浙、广南。在京东曰左计。京西曰右计。”关于“京东京西”有人认为应为“东京

  • 农政院

    官署名。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由大都南阳真定等处屯田孛兰奚总管府改立,掌管农桑、水利等务,置官六员。二十年,改为务农司。

  • 典硝衙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主煎熬硝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