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常少卿

太常少卿

官名。北魏始置,为太常副贰,位在丞上,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三品上,二十三年改四品上。北齐置为太常寺次官,员一人,四品上,位列诸寺少卿之首。隋初因之,炀帝增为员二人,从四品。唐、五代沿置,正四品上,协助太常卿管理礼乐宗庙祭祀事务,分领诸署。唐高宗、武则天时曾随本寺改名奉常大夫、司礼少卿,旋各复旧。北宋初为四品寄禄官,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后,始为职事官,员一人,从五品。南宋初,兼宗正少卿。辽朝置为南面官。金朝员一人,正五品。元朝或置或罢。明初称太常司少卿,洪武三十年 (1397)复旧,员二人,正四品。弘治七年 (1494) 以后,增设一员,提督四夷馆,掌翻译事务。清朝设满、汉各一员,正四品,协助寺卿管理祭祀礼仪,至祭期可任赞礼官。光绪 (1875—1908) 中省。自北齐以来,亦称“太常寺少卿”。参见“太常寺”。

猜你喜欢

  • 御史台五使

    官名合称、北宋前期指御史台左巡使。右巡使、监祭使、廊下使、监香使。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皆罢。

  • 圃羞官

    官署名。职贡皇宫膳食所需物料。据《汉书·地理志》注,南海郡置有此官。官名,汉置,掌种植进献瓜果。《汉书·地理志·南海郡》:“有圃羞官。”

  • 内府丞

    官名。隋、唐内侍省内府局次官,皆置二员,正九品下。

  • 花木局

    官署名。金朝属工部上林署。掌宫苑栽植花木。初设接手官四人,章宗泰和元年 (1201) 罢,置都监、同监二员领局事。宣宗贞祐三年 (1215) 罢都监、同监,以同乐园管勾兼领局事。官署名。金代设此官署,

  • 副催长

    官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以及钱粮衙门等机构均置。位催长下,负责催办具体事务。自九品至无品级不等。

  • 上开府

    “上开府仪同大将军”的省称。

  • 大理院民科第二庭

    审判机构名。清末置,由大理院民科主管,掌理不服各省高等审判厅判决的上诉案件。

  • 开元礼举

    唐德宗贞元二年(786) 以诸色举人中有能习《开元礼》者,同一经之例,选人不限选数许习,但问大义一百条,试策三道。全通者超资与官; 义通七十条,试策通两道以上者,放及第; 散官能通者亦依正官例。九年以

  • 录科

    清代科举之制, 凡生员科试一、二、三等前五名或十名准送乡试外,其余因故未考者,以及在籍之监、萌、贡生名不列于学宫,不考科试者,均须由学政考试录科,及格者方能参加乡试。

  • 内给使

    (1) 宫女名号。唐置,属宫闱局。凡宫中无官品者,号称内给使,无固定员额,掌诸门进物之历。(2) 杂任职名。唐置,属太子内坊,主伞扇,无固定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