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门仆射
官名。北魏置,掌诸宫门卫。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八品。北齐沿置,设六人,从八品。参见“宫门署”。
官名。北魏置,掌诸宫门卫。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定为从八品。北齐沿置,设六人,从八品。参见“宫门署”。
官名。南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分京畿、湖北、淮南、京东、京西州军为若干镇,每镇置镇抚使一人为帅臣。除茶盐之利归朝廷,依旧设提举官,其余监司并罢。所有财赋除上供钱帛依数送纳,其余皆许本镇移用。管内
官名。见“饭上人”。
明代铨选方式之一。布政使、按察使员额有缺,由三品以上官会推,称为会举。见《明史·选举志三》。
即北魏时“中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的泛称。
官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为地方法院分院的主官。见“地方法院分院”。
县的等级之一。见“一等县”。
官署名。元朝置。隶上都留守司。品秩、职掌同大都左右八作司。置达鲁花赤、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官名。即太子左、右卫率府亲府长官。详见“亲府中郎将②”。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蒙藏事务局的长官,见“蒙藏事务局”。
清代县衙公人分班之一。司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