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崇祥总管府

崇祥总管府

官署名。元朝文宗天历元年(1328)由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改立,隶太禧宗禋院。置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各一员。下辖永福、昭孝、普庆三营缮司及崇祥、永福财用所等机构。


官署名。元置,属太禧宗禋院,掌大承华普庆寺钱粮出纳、营缮之事。至大元年(公元1308年)置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次年改延禧监,旋改崇祥监。四年(公元1311年)升为崇祥院。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复改为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天历元年(公元1328年)改为崇祥总管府,秩正三品。设达鲁花赤总管、副达鲁花赤、同知、治中、府判、经历、知事、提控案牍兼照磨,所属有令史、译史、知印、怯里马赤、奏差;领永福营缮司,昭孝营缮司,普庆营缮司,崇祥财用所,永福财用所,镇江稻田提举司,汴梁稻田提举司,平江等处田赋提举司,冀宁提领所等机构。

猜你喜欢

  • 艺文监丞

    官名。元于艺文监置监丞参检校书籍事二人,从五品,为艺文监的佐官,助理本监事务。

  • 监察御史里行

    官名。隶御史台察院。唐太宗贞观(627—649)初,马周以布衣进用,令于监察御史里行,后遂常置,员额为监察御史之半,俸禄稍减,职事略同。北宋以授官卑而任监察御史者,任职二年即正除御史。

  • 客省局副使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客省局副长官。详“客省局”。

  • 射声校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为北军八校尉之一,位次列卿,属官有丞、司马等。领待诏射声士,所掌为常备精兵,屯戍京师,兼任征伐。东汉光武帝建武七年 (后31) 省,十五年复置,为五校尉之一,隶北军中候。掌宿卫兵,

  • 都管伯克

    官名。清朝新疆回部官员之一。掌理兵马粮饷、官物文移之事。伊犁等地设六品伯克三人,阿克苏、库车等地设七品伯克九人。

  • 管旗副章京

    官名。清朝蒙、回各部札萨克属官。分管一旗之事。凡十佐领以下之蒙古旗分每旗设一人,十佐领以上者设二人。官名。清至民国时期蒙古各旗设管旗副章京,协助管旗章京管领民事。依旗之大小无固定员额,一般以十佐领内外

  • 臣下对君主冒死直言规谏。《说苑·臣术》:“有能尽言于君,用则留之,不用则去之,谓之谏; 用则可生,不用则死,谓之诤。”

  • 甬官

    官名。战国秦置。掌管徭役。《商君书·垦令》:“令有甬官食概。”高亨注:“甬官,掌管徭役的官。”

  • 典鱼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鱼中士佐官,正一命。

  • 柱下五史

    官名。王莽居摄元年(后6)始置,秩如御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官名,西汉末年王莽居摄元年置,掌听政事,记录言行。《汉书·王莽传上》:“居摄元年正月……置柱下五史,秩如御史,听政事,侍旁记疏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