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廷尉正

廷尉正

官名。秦、汉为廷尉副贰,地位相当于列卿丞,为高级审判官员,可代表廷尉参加诏狱会审,或独立决断疑狱、平反冤案,参议案例律条。西汉秩千石,东汉秩六百石。魏晋南朝宋、齐沿置,六品。梁、陈为廷尉卿属官,梁六班,陈七品、六百石。地位高于廷尉监、平,但公牍须三官联署,以互相监督。北魏或称大理正。孝文帝时置少卿为廷尉副贰,遂降为佐官。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定为五品中,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齐改置“大理正”。


官名,秦汉皆置,为廷尉卿之副,西汉俸千石,东汉六百石,掌审判,决疑案,平反冤案,参议案例律条。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后汉书·百官志二》,参看“廷尉”条。《后汉书·何敞传》:“武帝时为廷尉正,与张汤同时。”其后,魏晋南朝沿置,北魏或称大理正。

猜你喜欢

  • 同平章政事

    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南苑主事

    官名。清朝内务府奉宸苑所属南苑之职官。协掌征收南苑地赋及管理行宫、寺庙等事。顺治十六年(1659)设,额定一人。

  • 内侍局

    官署名。金朝置。属宣徽院。掌正位閤门之禁及承奉宫中事务。设令、丞、局长领局事,秩从八品、从九品,宣宗兴定五年 (1221) 升从六品、从七品、正八品。辖有各殿位都监、同监数人及御直、内直共六十四员。

  • 五计司

    辽朝官署合称。又称五京计司。辽在上京设盐铁使司,东京设户部使司,中京设度支使司,南京设三司使司,西京设计司,各领一方赋税、度支、盐铁等事,合称五计司。

  • 明智将军

    参见“十明将军”。

  • 罗苴子统

    官名。南诏官,乡兵罗苴子百人之长。

  • 判太常寺

    官名。宋初太常寺卿为寄禄官,置判太常寺,为太常寺的长官,无固定员额,以两制以上充任。元丰改制始正名,以太常寺卿为太常寺的长官。

  • 大清银行正监督

    官名。清末大清银行长官。光绪三十四年(1908)设。定额一人,正三品,简任,任期五年。总理全行事宜,并为该行理事会议长。

  • 粟石品级

    汉代以谷粟为任官的俸给,故以石数多寡来表示官级的高下。自万石、中二千石、二千石、比二千石、千石、比千石、六百石、比六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以至斗食,共分十六级

  • 东宫食官丞

    官名。南朝梁置。东宫食官局长官。流外三品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