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建威将军

建威将军

①官名。西汉末新莽时设,为领兵之官。《汉书·王莽传》: “骑都尉王晏为建威将军,屯城北。”东汉,三国魏,吴,晋,南朝宋、齐、梁,十六国时成议、前秦、后秦、后燕、西秦及北魏均置。南朝时为五威将军之一。魏、晋、宋为四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第四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四品。②散阶称号。隋高祖置,为散号将军之一,正七品。炀帝大业三年 (607) 罢。清朝为武职正一品之封赠。初,武职中满、汉公、侯、伯及属八旗者正、从一品封光禄大夫,属绿营者正、从一品封荣禄大夫。后各有变化,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始定,不分八旗、绿营,凡武职正一品均封此。从一品封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名,凡将军皆掌征伐。《史记·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元帝永光二年》:“云中太守韩次君为建威将军,击羌。”《后汉书·邓禹传》:“于是以韩歆为军师……邓寻为建威将军,耿訢为赤眉将军,左于为军师将军引而西。”其后,三国魏、吴,晋和南朝宋、齐、梁,十六国前秦、后秦、后燕及北魏等皆置。隋初为散阶称号,正七品。至清朝乾隆年间,凡武职正一品都封为建威将军。

猜你喜欢

  • 典东锣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属东王府,员额三十二人,官阶为职同将军。参见“典锣”。

  • 炭库令丞

    官名。梁少府卿所属机构有炭库,掌储供应皇室之炭。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

  • 羊真

    官称。北魏置。《南齐书·魏虏传》: “三公贵人,通谓之羊真。”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

  • 广亲宅

    宋朝宗室宅第名。仁宗庆历七年(1047)建,供秦康惠王德芳子孙居住,设专官管理。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其事归宗正寺。

  • 胥吏

    官府中掌管文书的小官吏。唐代柳宗元《柳先生集·梓人传》:“郡有守,邑有宰,皆有佐政,其下有胥吏。”

  • 省行政公署内务司

    省行政公署的内部机构。北洋政府置,依照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划一现行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的规定,掌理下列各项事务:一、选举;二、公共团体;三、赈恤、救济;四、公私慈善、公益财团;五、征兵、征发;

  • 师氏中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师氏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师氏司长官,掌以前代美善之事晓谕于帝王,使其能行善道,还负有教育太子以下王公子弟的使命。下设小师氏下大夫、小师氏上士以佐其职,领保氏下大夫

  • 引赞

    官名。太平天国朝上职官。分左、右,左单右双,各八人,共十六人。称为左一引赞、右二引赞等。职同检点。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王府东王府属官,掌朝会赞礼。各设左一引赞、右二引赞至左七引赞、右八引赞,计

  • 小司乐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正三命。北周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乐为乐部,遂改称小“乐部上士”。职掌参见“大司乐中大夫”。

  • 候缺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乃任用官员之方法。官员赴吏部报到听候选用,选定后,赴各该指定处所候补,等候补授实缺。参见“候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