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侍郎
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武臣阶官,从七品。
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从七品。
官名。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置,为武臣阶官,从七品。
武阶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6年)置,秩从七品。
清朝盐运使之别称。
官名。隋朝十二卫将军之一,置二员,从三品,佐大将军总府事并统诸鹰扬府。唐朝沿置二员,从三品,掌宫禁宿卫,凡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分配之。宋朝置为环卫官,无定员,无职掌,多命宗室为之,亦用为武臣赠
官名。西晋置。与中、右典牧都尉同属太仆,掌管马、牛的牧养,六品。
东宫武官名。隋炀帝改左右宗卫率为左右武侍率,唐初复旧。
清代勇营兵士名。见“哨”。
官名。金置,为防御州与刺史州的属官,秩均为从九品,掌军事及巡捕盗贼。其下有司吏、公使。
参见“优异佐领”。
即“三司推勘公事”。见“三司推勘院”。
汉朝臣民向皇帝呈递奏疏的副本。汉制,凡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宣帝时为削夺霍氏权势,采纳御史大夫魏相建议,去副封以防壅敝。
爵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五品下,二十三年改从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