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又称“大理” 或“大司理”。治狱官。相传大禹时皋陶为理。春秋时晋、齐等国置。《国语·晋语八》: “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生子舆为理,以正于朝,朝无奸官。”韦昭注: “理,士官也。”《左传·昭公十四年》: “士景伯如楚,叔鱼摄理。韩宣子命断旧狱,罪在雍子。”杜预注: “士景伯,晋理官。”《吕氏春秋·孟秋》:“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正平。戮有罪,严断刑。”高诱注: “理,狱官也。”


法官、狱官。《管子·小匡》:“弦子旗为理。”《吕氏春秋·孟秋纪》:“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正平。”

使者。《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

猜你喜欢

  • 龙纪

    以龙名官。详见“龙官”条。

  • 尚书五都

    “尚书五都令史”简称。

  • 税务学堂

    专科学校名。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四月置,属税务处。以造就各关办事人才为目标。设总办、提调、总教习各一人,教习八人,斋务委员、庶务委员、医官、文案官、会计官各一人,司事、司书各二人。总办由税务处

  • 太子家令寺丞

    官名。隋朝太子家令寺官,置二人,从六品。唐朝沿置二人,从七品上,掌判寺事,凡食官、典仓、司藏三署出纳,皆刺于詹事。

  • 弩坊令

    官名。唐朝军器监弩坊署长官,置一员,正八品下,掌出纳矛矟、弓矢、排弩、刃镞、杂作及工匠。

  • 右队大夫

    官名,王莽以南阳为前队,河内为后队,颍川为左队,弘农为右队,河东为兆队,荥阳为祈队,每队置大夫一人,职如郡太守,掌治其郡。见《后汉书·光武帝纪》前队大夫注。

  • 中藏帅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五品。

  • 西京留守

    官名。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改京城为西京,改西都留守为西京留守。肃宗以后称京城为上都,仍沿用西都留守旧名。宋朝西京河南亦置,以知府兼任。辽朝南面官西京留守司置为长官,多以府尹兼。金海陵王时置,

  • 同知大都护事

    官名。元置,见“都护府(2)”。

  • 右监军

    官名。三国蜀置。统兵,位在前、后、左右护军上。后主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卒,姜维还成都,自中监军、征西将军迁任,兼辅汉将军,统领诸军。官名,三国蜀置,掌统兵监军事,位在前后左右护军上。《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