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刑司
官署名。即“理刑清吏司”。
官署名。即“理刑清吏司”。
官名。北魏道武帝天兴(398—404)、天赐(404—409)间置。奚斤自都水使者迁此,兼幽州刺史。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 改定官制后未见。
官名。魏晋南北朝与都官郎互称,为尚书省都官曹长官。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定置为刑部都官司长官,从五品上。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司仆大夫,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沿置。北宋前期为五品寄禄官,不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吏部中大夫司士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南朝梁公、侯国置,掌府第警卫。参见“典卫令”。
官名。北魏时“内都坐大官”的异称。见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九九《元飏墓志》。
官署名。北齐置,设仓督。隶司农寺导官署。掌供宫廷用粮。
官名。宋置,见“转运使”。
官署名。唐高祖武德(618—626)后始置于禁中,隶太常寺,又名内教坊。武则天如意元年(692)更名云韶府,以中官为使。玄宗开元二年(714) 复置于蓬莱宫侧。有音声博士,第一、二曹博士。京都又置左、
官名。即“山东清吏司郎中”。
官名。见《汉书·律历志》,为太史令所属待诏的职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