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畿法上士、中士

畿法上士、中士

官名。《周礼》之制,邦畿千里。北周于王畿之内置畿法上士,正三命;畿法中士,正二命。各掌其畿的民数及狱讼,属秋官府刑部中大夫。

猜你喜欢

  • 主玺局

    官署名。南朝梁置,属东宫。

  • 牌刀手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参护与尉的别名,参见“参护”、“尉”。

  • 差辟

    宋代授予官吏差遣的方式之一,即“辟差”,见该条。

  • 伯使

    吏名。汉朝置。掌为诸官驱使清路。小吏名,汉置。1、掌侍夜间在台值班的尚书。《后汉书·钟离意传》:“帝每夜入台,辄见崧,问其故,甚嘉之,自此诏太官赐尚书以下朝夕餐,给帷被皁袍,及侍史二人。”注:“蔡

  • 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

    即“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

  • 刻期百户所

    明朝卫所制度中的一种特种编制。洪武二年 (1369) 始置,选能疾行者二百人,以百户领之,负责传递军情。

  • 卫士

    武职,历代帝王的保卫人员。秦汉皆有卫士令、卫士丞。领卫士守卫宫门等。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东平宪王苍》:“三年,帝飨卫士于南宫。”(1)汉代屯卫京师的兵士

  • 侍从武官长

    北洋政府总统府军事处的长官,掌总统府侍卫之事。

  • 南女直详稳司

    即“南女直汤河司”。

  • 大都南北两城兵马司

    即“大都路兵马都指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