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禁烟委员会

禁烟委员会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二月二十七日公布《禁烟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禁烟委员会督理全国禁烟事宜,各地方文武官员关于禁烟事宜有妨碍禁令或废弛职务者得依法提付惩戒,对于公务人员如有吸食鸦片嫌疑而未经该主管长官举发者得分别咨行或呈请检举调验之。设委员九至十三人,由国民政府任命,就中指定委员长及副委员长各一人,内政、军政、外交、交通、财政、铁道、卫生各部部长及司法行政部部长为当然委员。禁烟委员会设总务、查验两处,总务处,掌理一切机要及会议事项,撰拟、收发、保存文件事项,会计庶务事项,编制统计及报告,编辑发行各种禁烟书报标语及其他宣传品事项;其他不属于查验处之事项;查验处,掌理督促各地方禁烟事项;关于地方官吏办理禁烟不力提付惩戒事项;调查各地方禁烟实施事项;调查输送鸦片、吗啡、高根安洛因等事项,国际禁烟事项,化验戒烟药品。总务处设处长一人,下设科长二人,科员四至八人。禁烟委员会初设时隶行政院,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军事委员会成立,改隶军事委员会,以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兼任禁烟总监,各省派驻禁烟特派员。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禁烟委员会改隶内政部,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解除所兼禁烟总监职务,原派各省禁烟特派员一律撤销,其职务交由各省民政厅办理。

猜你喜欢

  • 武官本官阶

    武官叙迁之阶。宋初武臣叙迁之阶,共分二十七阶,其顺序如下;一、节度使、二、节度观察留后;三、观察使; 四、防御史; 五、团练使,遥郡防御史;六、刺史,遥郡团练使;七、遥郡刺史;八、皇城使;九、宫苑使,

  • 奚六部宰相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掌匡辅奚王,治理奚六部。置于太宗时,二员。

  • 右威卫上将军

    官名。唐德宗贞元二年(786)置为右威卫长官,一员,从二品,位大将军上,掌宫禁宿卫,督其属翊府之翊卫、外府熊渠番上者。辽朝亦置,为加官。

  • 乾文院使

    使职名。即文思院使,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907) 改,三年罢置。官名。唐置文思使,五代后梁时改称乾文院使。后唐时复旧。参见“文思使”。

  • 三校尉

    参见“太子三校”。

  • 丞相司直

    官名。西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始置,秩比二千石,为丞相府地位最高的僚属。位居司隶校尉上,有所会,居中二千石前。协助丞相监察检举百官,督录州郡长官。哀帝时改置大司徒司直。东汉初复置,光武帝建武十一年

  • 博尔赤

    蒙古语,意为“司膳”、“厨师”。蒙、元怯薛执事名。又译宝儿赤、卜儿赤、博儿赤、保兀儿赤、保儿赤。掌宫廷烹饪与宴饮。

  • 四色官

    官名合称。即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诸卫所置司阶、中候、司戈、执戟。宋朝诸卫废,无官属,唯金吾卫置一人,每日于正衙侯朝谒,仍称四色官。司阶、中候、司戈、执戟四官的合称。唐置,设于十六卫中领府兵的十二

  • 朱谕

    清代皇帝亲自起草的“上谕”。因用朱砂写成,故名。实际并非所有朱谕都由皇帝亲自起草,有些是交大学士起草,经皇帝审定后再用朱笔誊写于黄折上,这种朱谕一般是颁发给各部院衙门的。另外,军机处起草的谕旨经过皇帝

  • 关吏

    官名。①春秋战国置。关市之吏,掌工商税收。《韩非子·内储说上》: “卫嗣公使人为客过关市,关市苛难之,因事关市以舍,关吏乃舍之。”陈奇猷集释: “关吏,关市之属吏也。”②守关卡之吏。《汉书·武帝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