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陪都

陪都

首都外别建的国都。又称陪京,明代亦称留都。西周时周公建洛阳为东都,是为最早的陪都。此后历代建为陪都的,东汉有长安、宛,三国魏有长安、谯、许昌、邺。东晋与南朝不设陪都。北魏曾以其故都代郡为北京。北齐以并州为立国之地,建国后仍设并省尚书令,有陪都的规制。北周与隋以洛阳为陪都,称为东都。唐先以洛阳为东都河南府,太原府为北都,其后凤翔府建号西京(京师长安原称西京,其时改称中京),均为陪都。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以太原府为西京,改魏州为邺都兴唐府(与汉魏北朝的邺不是一地),镇州为北都真定府;同年十一月,罢真定北都之号,改太原府为北京,长安为西京京兆府,与兴唐府并为陪都。后晋以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兴唐府改为广晋府,旋复称为邺都,与北京太原府并为陪都。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改广晋府为大名府,与北京太原府、西京河南府并为陪都。后周显德元年(公元954年)罢大名府与太原府都名,以西京洛阳为陪都。北宋以西京河南府、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为陪都。辽以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今北京)、中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为陪都。金以东京辽阳府、北京大定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开封府为陪都。元以上都为陪都。明清分别以南京应天府与盛京奉天府为陪都。民国时期,国民党政府原拟以西安为陪都,定名西京。抗战时迁政府于重庆,又以重庆为陪都。战后遂废西京之名。

猜你喜欢

  • 宗人府右司

    参见“宗人府左司”。

  • 大睦亲丞

    官名。金章宗泰和六年(1206)由大宗正丞改置,从四品。协掌皇族事务。官名。金置,由大宗正丞改称。见“大宗正丞”。

  • 徳和大夫

    官名,也是官阶名。金朝的教坊官,自从四品始,以下分为二十五阶。正五品下,称徳和大夫。见《金史·百官一》,参看“教坊”条。

  • 验估

    海关征税部外班洋员,属验查官,分超等验估与验估二级。见“征税部”。

  • 陕西四川行省

    见“陕西等处行中书省”。

  • 同知东推

    官名。唐置,由殿中侍御史一人充任,属御史台殿院。与知东推侍御史共掌推鞫之事,并监督太仓出纳。参见“知推侍御史”。

  • 遗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理结余财物以供馈赠施予及接待宾客等使用。《周礼·地官》: “遗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掌邦之委积,以待施惠。乡里之委积,以

  • 直长

    官名。北魏始置,为皇帝近侍亲信。间有左、右之分,多以他官兼领。北齐时门下省领左、右局,置左、右四人,从五品。隋唐五代亦置。一为殿中省所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所置,无定员,秩正七品上,

  • 巷伯局常侍

    官名。渤海国巷伯局官。

  • 小卜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春官府太卜司次官,佐太卜下大夫掌以占卜决定事物的吉凶。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官名。见“太卜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