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集贤殿书院

集贤殿书院

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改丽正修书院置,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旨以求之。置学士、直学士、知院事、副知院事、判院、押院中使及侍讲学士、侍读学士、修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院官、检讨官、正字、孔目官、专知御书检讨、知书官等。文属中书省。


书院名。唐置。《新唐书·百官二·集贤殿书院》:“集贤殿书院,学士、直学士、侍读学士、脩撰官,掌刊缉经籍。凡图书遗逸、贤才隐滞,则承旨以求之。谋虑可施于时,著述可行于世者,考其学术以闻。凡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经籍,月中则进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开元)十三年,改丽正脩书院为集贤殿书院,五品以上为学士,六品以下为直学士,宰相—人为学士知院事,常侍一人为副知院事,又置判院一人、押院中使一人。玄宗尝选耆儒,日一人侍读,以质史籍疑义,至是,置集贤院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其后又增脩撰官、校理官、待制官,留院官、知检讨官、文学直之员;募能书者为书直及写御书人。”又置画直。至德二年置大学士。

猜你喜欢

  • 普通检定考试

    国民党政府检定考试的一种。见“检定考试”。

  • 提举修政局

    见“修政局”。

  • 左署郎

    官名。东汉光禄勋属官左中郎将所主郎官统称,包括中郎、侍郎、郎中,皆无员。官名,汉置。指左中郎将属下的中郎、侍郎、郎中。掌持戟值班,宿卫诸殿门,出充车骑。中郎,秩比六百石;侍郎,秩比四百石;郎中,秩比三

  • 武士

    (1) 汉代卫尉所属的低级武官。其地位高于作为士兵的卫士,见《汉书·惠帝纪》。(2)唐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改府兵士兵——卫士为武士。

  • 工部侍郎

    官名。隋初为工部头司长官。尚书省工部置,员二人,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 (583)升从五品,相当于后来的郎中。炀帝大业三年 (607)始于工部尚书下置一人,协掌部事,成为工部次官。唐朝沿置。高祖武德七

  • 廛人

    官名。《周礼》地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征收市场税收。《周礼·地官》:“廛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掌敛市絘布、总布、质布、罚布、廛布而入于泉府。凡屠者,敛其皮角筋

  • 铠甲署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置,掌制作铠甲等,隶少府监,不久废除。

  • 应闺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六人,七品。诸房亦置,无定员,官品同。

  • 侨郡

    政区名。见“侨州郡”。

  • 少府少令

    官名。即少府少监,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分太府寺为少府监,置监、少监,复改少监为少令。参见“少府少监”。官名。隋炀帝改少府少监为少府少令,唐武德初复为少府少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