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驸马都尉

驸马都尉

官名。西汉武帝始置,皇帝出行时掌副车,秩比二千石。为侍从近臣,常用作加官。东汉员五人,名义上隶属光禄勋。魏、晋沿置,与奉车、骑都尉并号三都尉,多用作宗室、外戚、功臣子、贵族、亲近之臣的加官,或亦加于尚公主者。司马睿为晋王时,其府掾属皆授此号。东晋南朝隶集书省,无定员,无实职,尚公主者亦多加此号。至梁、陈渐成定制,专加尚公主者。梁无班秩,陈七品、六百石。北朝略同,虽位至卿尹,此号不去。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四品上,二十三年改六品,北齐从五品。历朝因之,专加帝婿,简称“驸马”。隋初隶左、右卫府,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唐朝复置,无定员,从五品下。宋朝从五品。辽朝列为北面皇族帐官。金朝正四品。明朝凡尚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者皆加此号,位在侯爵下、伯爵上。初有典兵出镇及掌府部事者,其后多不与政事,惟奉祀孝陵,摄行庙祭,署宗人府事。清朝改称“额驸”。


官名,武帝初置,俸比二千石,无固定人数,以皇帝的侍从武官掌驸马(副车。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驸马都尉》);但也领兵外屯或征伐。《后汉书·显宗孝明帝纪》:“十二月,遣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出居延,骑都尉来苗出平城,伐北匈奴。”此职多以宗室外戚及诸公子孙担任。曹魏、西晋沿置,多用于加官,尚公主者皆授此官。此后,成为定制。梁无班秩,陈为七品、六百石俸,北魏孝文帝定为从四品上,后又改为六品,北齐为从五品,隋因之,后废。唐朝复置,从五品下,宋从五品;辽为北面皇族帐官,金为正四品,明朝凡娶大长公主、长公主、公主为妻者皆封此官,位在侯爵下,伯爵上;初也典兵出镇或掌府部事,后则不参与政事。清朝改称公主额驸,又分固伦额驸及和硕额驸。

猜你喜欢

  • 总典镌刻

    官名。太平天国前期有典镌刻,后期《幼主诏旨》中有总典镌刻一官,为天朝典官,可能就是典镌刻的主管官。参见“典镌刻”。

  • 司属令丞

    官名。金明昌二年(公元1191年)改宗室将军为司属,置令及丞,令正七品,丞正八品,分设于中都、上京、扎里瓜、合古西南、梅坚寨、蒲与、临潢、泰州、金山等处,管理在当地居住的宗室人户。

  • 后宫司仪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职准尚书左仆射,掌铨选人士,三品。

  • 从事内郎

    参见“从事中郎”。官名,即从事中郎。北周末年避杨忠讳,改从事中郎为从事内郎,其职事详见“从事中郎”条。

  • 缉私署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设置,属财政部,以署长为主官,其职任为防止走私,并设税警部队归其指挥。本署在各省区的分支机构为各省区缉私处。

  • 司险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九州版图,设置山川险阻以守禁。《周礼·夏官》:“司险,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史二人,徒四十人”,“掌九州之图,以周知其山林川泽之阻,而达其道路。设国之五沟五涂,而

  • 骑兵参军事

    参见“骑兵参军”。

  • 典签司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三年(1420)于各王府置,掌文书处理。九年罢。

  • 太子园丞

    官名。北齐太子家令寺典仓署属官。

  • 礼部书籍库

    清礼部的内部机构。掌储藏书籍。每届顺天府乡试、会试期间,将朝廷颁布的书籍送考官检阅,事毕取回存库。本库由尚书酌派司员管理,无固定员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