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使监
官署名。明洪武初改内史监置,掌皇帝饮食起居事务。以令、丞为长贰,下设奉御、尚宝、尚冠、尚衣、尚佩、尚药、纪事、执膳、司脯、司香、太庙司香、涓洁等。
官署名。明洪武初改内史监置,掌皇帝饮食起居事务。以令、丞为长贰,下设奉御、尚宝、尚冠、尚衣、尚佩、尚药、纪事、执膳、司脯、司香、太庙司香、涓洁等。
官名。即家宰。卿大夫家臣之长。《墨子·尚同下》:“卿之宰又以其知力为未足独左右其君也,是以选择其次,立而为乡长、家君。”
?—835唐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字子美。贞元进士。登元和贤良方正甲科,累迁考功员外郎。文宗时,擢中书舍人、礼部侍郎。三典贡举,得士七十五人,多为名卿宰相。太和九年(835),为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书名。元郝天挺撰。五卷。已佚。
隋唐靺鞨诸部之一。位于今黑龙江同江市一带。属安东都护府。天宝后屡入贡,贞元间为渤海所并,置安远府与怀远府。
525—594隋平原鬲县(今山东平原西北)人,字弘道。博览书史,尤精“三礼”、《论语》,通晓龟策历象。仕南朝梁,历司徒祭酒、尚书都官郎中,兼国子博士、中书侍郎。入北周,为麟趾殿学士、露门学士,与太史官
唐颜真卿祭侄季明文手稿。季明死于安史之乱。乾元元年(758),颜真卿祭灵,稿当成于此时。清时,真迹辗转入清内府,现藏台湾故宫博物院。历来与《争坐位稿》、《告伯父文稿》合称“三稿”。祭侄帖
官署名。北齐置。掌宗庙陵寝祭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等,设卿、少卿为长贰,领诸陵、太庙、太乐、衣冠、鼓吹、太祝、太史、太医、廪牺、太宰等署。隋唐沿置,所辖机构略有增减。唐龙朔二年(662)改称奉常
古代博戏之一。自天竺(印度)传入,南北朝时盛行。《魏书·术艺传》:“此(握槊)盖胡戏,近入中国,云胡主有弟一人遇罪,将杀之,弟从狱中为此戏以上之,意言孤则易死也。世宗以后,大盛于时。”唐刘禹锡《观博》
蒙古语,火枪手之意。准噶尔部管理军营、枪炮事务的人。下设专管炮的包沁。后形成包沁鄂拓克。
晋巴西西充(今四川阆中西南)人,字元彦。蜀名儒谯周孙。西晋末,知世将大乱,预绝人事,内外宗亲概不相见。察举不就。李雄据蜀,束帛安车征召,皆不应。常冠皮弁、弊衣,躬耕山林。永和三年(347)安西将军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