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

①古邑名。(1)一名犁丘、隰。春秋齐邑。在今山东济阳县西、禹城市东。《左传》哀公十年(前485):晋赵鞅攻齐,“取犁及辕”;二十三年:晋荀瑶伐齐,“战于犁丘,齐师败绩”,均即此。(2)春秋卫邑。在今山东郓城县西。《左传》哀公十一年(前484):卫大叔“疾使侍人诱其初妻之娣寘于犁”,即此。②主要耕地农具。新石器时期已出现石犁(即装石犁铧的犁),在江浙、山西、河南等地的新石器遗址均有出土。商代出现牛挽拉的犁。商周时期出现铜犁,江西、山东等地出土有商周铜犁铧。战国时期出现铁犁,河南、河北等地均有出土。汉代已加装犁壁,全国基本普及牛拉铁犁。唐陆龟蒙《耒耜经》记述的犁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已相当完备,与现今农村使用的中国步犁基本相同。

猜你喜欢

  • ①春秋小国。白狄所建,或说祁姓。在今河北晋州市西。《左传》昭公十五年(前527):晋“荀吴帅师伐鲜虞,围鼓”,“克鼓而反”,即此。晋顷公六年(前520)灭鼓。战国为下曲阳邑。②古代敲击乐器。用于祭祀、

  • 古今纪要

    书名。南宋黄震撰。十九卷。记载古今君臣要事。上起三皇五帝,下迄北宋哲宗。自西汉以后,每载一帝之事,则以一帝之臣列于其下,其于分裂割据诸国,亦随时附见。所叙前代诸臣,各分品目,惟北宋诸臣事迹,较历代稍详

  • 军兴法

    汉代军法的一种。为进行战争而征调人力、物资的有关法令。据《汉书·司马相如传》,唐蒙使西南夷夜郎等地,“用军兴法诛其渠卒”。凡违反军兴法者,军队长官或有关官吏可直接审理治罪,不受一般司法程序限制,且多从

  • 修故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掌领工匠修理兵器甲胄,隶尉卫寺武库署。修闾氏 官名。《周礼》谓秋官司寇所属有修闾氏,设下士二人及史一人,徒十二人。掌国都城中闾门道路的禁戒。北周亦于秋官府设修闾中士、下士。

  • 金廷标

    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士揆。父金鸿善画,幼承其父之艺,亦工写真。善绘人物仕女,白描尤佳。也能作界画。乾隆二十五年(1760)清高宗南巡,进献白描罗汉图册,遂命供奉内廷。入直数年卒于北京。所绘《皇清

  • 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司

    官署名。简称侍卫司。始置于五代后唐,统掌禁军,后周世宗时与殿前司共掌禁军,地位极重。统兵官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副都指挥使、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北宋初,实际分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

  • 思可法

    ?—1371元末云南麓川(今瑞丽)人。傣族。麓川土官。至正二年(1342)叛元。六年,侵夺路甸。十五年,降元,遣其子莽三入朝。因置平缅宣慰司,任为宣慰使。

  • 宣慰使

    官名。元代地方行政机构宣慰使司长官。每司设三人,掌军民之政。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以土人为之,世袭。明清沿元旧称,始作为土官名号之一,武职。系土官官署宣慰使司之长官。湖广、四川、云南等省设。从三品。管所辖

  • 周允元

    ?—695唐豫州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字汝良。弱冠举进士。延载元年(694),检校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尝与诸相侍宴,武后令各述书传中善言,对以“耻其君不如尧舜”。武三思劾其语有指斥,武后曰:“闻其

  • 飞云桥

    在今江苏沛县南,跨泡水(即丰水),为往来津要。明正德四年(1509),黄河徙决,由此入运。嘉靖以后曾多次为黄河支流所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