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东胡

东胡

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故名。春秋战国时,分布于燕国以北,盛时达燕国东北及赵国东边。由族属相同之各部组成部落联盟,※乌桓、※鲜卑即其组成部分之一。屡扰燕、赵边地,迫燕以大将秦开为人质,掠赵代郡人众。后为秦开所破。退千余里,迁于今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燕于造阳至襄平筑长城,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五郡以御之。赵惠文王二十六年(前273),复为赵国所败,失原所占代地,孝成王元年(前265),再为赵将李牧所破,秦末汉初,东胡王恃强向匈奴索取名马、阏氏(匈奴单于后妃)、瓯脱(匈奴与东胡间之缓冲地带),为匈奴冒顿单于(前209—前174年在位)所灭,余众退居乌桓山(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即大兴安岭山脉南端)、鲜卑山(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西),一说是时始因以为号,分称乌桓、鲜卑。臣服匈奴,岁贡牛、马、羊、皮张。原以游牧、狩猎为业,追逐水草,居无常处,以穹庐为舍,食肉酪,衣毛毳,后在接近汉地处产生农业、手工业,能制造牧猎所需之工具、兵器、马具等,会酿白酒。有明显阶级分化,战争中常虏掠人口为奴。为匈奴灭亡后,源出东胡的乌桓、鲜卑和其分衍而出之※慕容部、※宇文部、※段部、※拓跋部、※秃发部、※乞伏部以及※柔然、※契丹等,都曾先后在中国北方兴起,建立割据一方的政权。

猜你喜欢

  • 水葬

    葬式之一。将死者投入江河。本世纪五十年代以前,西藏藏族、门巴族贫困人家死者或因患恶疾而亡者多行水葬。先请喇嘛诵经,然后将死者背至河边投入急流。若尸体立即浮出水面,表明死者能获再生;若尸体立即沉入水中则

  • 吴内格巴克什

    ? —1635后金将领。蒙古正白旗人。初率妻子归附努尔哈赤。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从征乌喇部,以功授三等副将世职。天命十一年(1626),从征明,攻宁远,未下,奉命击觉华岛,败之。以性聪敏,兼通

  • 哈国兴

    清朝将领。直隶河间(今河北献县一带)人。回族。其先出自新疆回部,回将※哈攀龙之子。乾隆十七年(1752)中武进士,授三等侍卫,任云南督标右营游击,迁东川营参将,治军严明,待人有礼,深得当地各族信任。三

  • 云远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傣族土司。据《元史·成宗纪》载,元贞二年(1296),云南省臣也先不花征乞蓝,拔瓦农、开阳两寨,其首领答剌率众降,以乞蓝部改置云远路军民总管府。治所在今缅甸喀钦邦孟养。《元史·地理忠》作“至元二十

  • 决狱官

    契丹早期官职名。为执法官。于开国前,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始设。由戚族萧敌鲁(?—919)五世祖胡母里为首任,并世袭。契丹开国后,未再见设此职。

  • 索南嘉措

    1684—1753清代青海东科尔寺高僧。藏族。青海尖扎之昂拉占巴昂村人。出身官员家。从拉摩夏仲·罗桑丹贝坚赞出家,受近圆戒。因受诸师教导,精通各派教法。雍正元年(1723),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时,多卡

  • 西宁善后事宜

    清朝约束青海西宁蒙、藏诸族的措施。嘉庆十二年(1807),西安将军兴奎等奏准,内容为:派兵驻守黄河北岸,换班巡查,青海蒙古派兵随同防守;不准汉人(包括通事)私入藏地,凡遇有通晓藏语者私自潜往,即以“汉

  • 罗哲彭措南杰

    1854—1922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即松巴呼图克图五世。出生于青海祁连县阿柔。从塔秀活佛罗哲曲江嘉措受戒出家,从土观活佛经师学法。同治十二年(1873),任郭隆寺(佑宁寺)第八十一任法台。十三

  • 珍辛

    西夏职官七品封号。西夏文《官阶封号表》中有“武孝恭敬东南姓官上全立”称号,下有巧障、禄诏数种。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 大怀忠

    金朝官员。渤海国王室后裔。海陵王(1149—1161年在位)时,历官左副点检、点检。正隆四年(1159),充吊祭使,赴宋吊韦氏哀。六年,以海陵王与嫡母徒单太后有隙,疑太后与枢密使仆散师恭共语,有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