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时
唐代六诏之一浪穹诏王。乌蛮。为见于史载的该诏第一世王。统辖今云南洱源县一带。卒,子时罗铎立。一说即《张曲江文集》卷13《敕蛮首领铎罗望书》中所云铎罗望祖父郍旁时,亦即《通鉴》卷204《唐纪》所载傍时昔,原附吐蕃,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附唐,被封为浪穹州刺史,以统其部众。参见“浪穹诏”(1944页)。
唐代六诏之一浪穹诏王。乌蛮。为见于史载的该诏第一世王。统辖今云南洱源县一带。卒,子时罗铎立。一说即《张曲江文集》卷13《敕蛮首领铎罗望书》中所云铎罗望祖父郍旁时,亦即《通鉴》卷204《唐纪》所载傍时昔,原附吐蕃,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附唐,被封为浪穹州刺史,以统其部众。参见“浪穹诏”(1944页)。
即“巴儿忽真隘”(416页)。
?—1502明朝将领。蒙古族。其先为西大通(在今甘肃永登西南河桥驿一带)人。祖阿失都巩卜失加,明初率部落归附明朝,太祖朱元璋授为百夫长,令统所部居庄浪(今甘肃永登一带)。父鲁失加,累官庄浪卫指挥同知。
见“乌兹别克汗国”(351页)。
辽、金时女真诸部族之一。一说駞满即统门(今图们江)。完颜部首领劾里时(世祖,1074—1092年在位),该部达鲁罕勃堇(部长)即事于劾里钵。女真与契丹曾数战于此地。部人以部名为姓氏。金代为白号之姓,受
门巴族命名风俗。门巴语音译,意为“以周日名命名”。门巴族人习惯上将人头部的七个部位赋以专名,以轮流的方法计算日期,同西历的星期相类似。如头顶称为“达娃”(星期日)、额头为“尼玛”(星期一)、眼睛为“明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穆瑚埒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穆瑚埒河在宁古塔(治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境内。《满洲源流考》将永乐六年(1408)二月所设木忽剌河卫亦称作穆瑚埒河卫。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亦称乌舍城。辽天赞五年(926)元月,渤海国为契丹所灭,国亡。辽统治下之渤海遗民多次举兵反辽,建立地方政权,乌舍国为其一。《辽史》中不见其名,故有人说其是宋朝人对辽代※兀惹(
金将领。晦发川(今吉林省辉发河)唵敦河人,徙西北路。女真族。纥石烈氏。识契丹字。初为帅府小吏。完颜宗弼(兀术)复陕西,久不通问,奉完颜宗辅命,自燕京往候之。天会十二年(1134),受命往滨州密访南边事
藏族部落名。在西藏丁青县境,今属昌都专区。“霍尔三十九族”中恰色、嘎尔康、嘎堆、嘎麦、那如、多尔堆、多尔麦等7部落的总称。《霍尔三十九族简史》载:琼布家族是象雄王朝时应供上师的后代,初居阿里,后辗转迁
见“阗池”(23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