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什哈达

乌什哈达

?—1798

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姓伊尔根觉罗氏。居吉林。乾隆十九年(1754),由闲散授前锋。三十一年(1766),以前锋校从征缅甸,因功赐号法福哩巴图鲁。三十五年(1770),随征金川。三十七年,攻克巴朗拉西面山梁、卡座,后官正白旗蒙古副都统。四十一年(1776),任和阗领队大臣。四十六年,与德凤(一作风)互讦,革职,发乌什边卡效力。五十二年(1787),以健锐营翼长出师台湾,因作战勇敢复赐号。次年,率水师擒庄大田于瑯峤,复世职,图像紫光阁。五十六年,官镶红旗蒙古副都统。五十九年,以奏廓尔喀军务不实,革职,发往伊犁当差。嘉庆元年(1796)赦归,以头等侍卫随鄂辉镇压襄阳、扑城义军。二年,赴四川石柱厅,攻白崖山。三年,义军首领王三槐拥众数千过垫江,率清军迎战,因兵力单薄,力竭阵亡。追赏轻车都尉世职,由长子图尔弼善袭。

猜你喜欢

  • 裕恩

    ?—1846清朝宗室、大臣。正蓝旗人。字容斋。和硕睿恭亲王淳颖子,协办大学士※禧恩弟。嘉庆四年(1799),由应封宗室赏戴花翎。十一年(1806),赏头品顶带。十四年,封二等镇国将军,授二等侍卫,在乾

  • 脱懽

    ?—1439明代瓦剌贵族首领,又译脱欢、托欢。出身绰罗斯家族。顺宁王※马哈木子。额勒伯克汗之外孙。据《蒙古源流》载,原名巴噶木(一说此为其父名),因被东蒙古阿鲁台太师俘为家奴,覆于釜下,故名“脱懽”(

  • 期期

    见“希期濮”(1101页)。

  • 牛宗碑

    古碑。位于云南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城西12公里江边乡一碗水村西侧。为通往勐野井盐矿和普洱县的旧驿道。碑系细砂石制,高97厘米,宽52厘米,碑文约563字,立于嘉庆十六年(1881)秋。字迹损坏颇大。碑

  • 勒苏濮

    部分彝族的自称。他称山苏。原为地名,后演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峨山、新平、元江、双柏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安济哈雅

    准噶尔地名。位于今新疆玛纳斯县西。以饶水草,宜耕牧,旧为准噶尔部噶勒藏多尔济侄扎纳噶尔布驻牧地。乾隆二十二年(1757),扎纳噶尔布因受阿睦尔撒纳宰桑呢吗蛊惑,杀噶勒藏多尔济,与呢吗等合兵,自其地移居

  • 士曹

    唐代南诏初期国务行政机构六曹之一。参见“六曹”(382页)。

  • 泥河

    古水名。今一般认为即今朝鲜境内之龙兴江;旧说为大同江;或说江原道江陵以北之泥川水。为粟末靺鞨所建渤海国与新罗国的界河。

  • 一得

    见“耶律仁先”(1307页)。

  • 密罗簇

    明代藏族部落名。一作密落簇。属罕东卫,在今青海西北部。有2400余帐,17300余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以明朝中官乔来喜、邓诚使乌思藏,过毕力术江黄羊川时,为安定卫指挥哈三孙散哥及曲先卫指挥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