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仁安

仁安

唐代渤海国武王大武艺年号。719—737年,凡19年。一说此年号始立于唐开元八年(720)。

猜你喜欢

  • 许夫人

    宋末元初畲族起义军女首领。畲族,广东潮州人。宋景炎二年(1277)七月,与陈吊眼组织汀、漳一带的畲族人民武装“畲军”,积极参加以文天祥、张世杰等宋臣将领领导的抗元斗争,曾率军助张世杰围攻泉州。元至元十

  • 屈利俟毗可汗

    ?—631唐代西突厥可汗。阿史那氏。※达头可汗子。原为西突厥小可汗。名莫贺咄,故又作莫贺咄可汗。贞观二年(628),杀其弟子统叶护可汗,自主为汗。弩失毕部不服,拥立统叶护之子咥力特勤为乙毗钵罗肆叶护可

  • 西夏事略

    书名。(1)宋王偁撰。1卷。本书记党项拓跋氏兴起至西夏李元昊建国之史实。曹溶《学海类编》收有此书,实即王偁《东都事略》卷127至128中之《西夏》附录。(2)清陈崑撰,16卷,未见传本。《清史稿·艺文

  • 阿旺图丹旦白尼玛

    约1811—1846清代青海地区藏传佛教活佛。嘉庆十五年(1810),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四世圆寂后,被选认为转世灵童,是为噶勒丹锡勒图呼图克图五世。生于塔尔寺所属的梅仰部。察罕诺门汗胞弟。道光(18

  • 格萨尔王传

    藏族蒙族地区民间流传的长篇英雄史诗。最早出现于藏族地区,后流传于蒙古族地区。一般认为产生于11世纪。是在漫长历史过程中,经人民群众长期的集体创造,增添修改,最后发展为定型化的书面文学作品。有藏蒙两种文

  • 乙注车鼻可汗

    见“阿史那斛勃”(1233页)。

  • 岗日宁东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意为神石。旧时珞巴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在每个氏族的重要村子外,均设有一块巨石,凡出征进行氏族复仇和胜利归来的庆祝活动及氏族首领的任职仪式等,均在此举行

  • 招先

    阿昌语音译。旧时云南德宏阿昌族地区对寨神称谓。各村寨都有,立于寨头或寨边,多以高大、茂密和怪异的树木为标志,一些村寨还专门建有寨神庙。每年必须定期祭奠两次或三次,主要是祈求保佑五谷丰收和人、畜平安。此

  • 禾爽

    唐代南诏行政衙署名。为中枢※九爽之一。“爽”相当于中原王朝的“省”或后来的“部”。据《新唐书·南蛮传》载:“禾爽主商贾”,即掌管商业贸易事务,类似近代的商贸部。主官由最高军政大员※清平官、酋望、大军将

  • 俄布笼

    黎语音译,意为“家族长”或“大房”。解放前海南岛保亭、乐东、白沙3县毗邻地带的“合亩”(一种原始家族公社残余组织,详见“合亩制”)头人称谓。亦称“畏雅”,意为“犁第一道田路的老人”。汉称“亩头”。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