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仫佬族

仫佬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仫佬”或“锦”。古代属※百越的一部分,秦汉以后相继被称为西瓯、骆越、僚、伶,明清时开始称木佬、姆佬等,解放后用现名。总人口159328人(1990年)。主要分布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东门、四把、黄金、龙岸、天河、小长安等乡及东门镇等地,占总人口的80%以上。其余散居在广西忻城、宜山、柳城、都安、环江、河池、融水、融安等县境内。宋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明代推行土流合治,设有永顺副长官司和永顺正长官司。清代改土归流。操仫佬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部分兼通壮语或汉语,使用汉文。受道教、佛教影响很深,盛行多神及祖先崇拜,部分人信仰基督教。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解放以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存在换工习俗。生产工具分为犁、耙、锄、刮、刀、镰几类,流行以马耕田。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和杂粮。其地煤矿储量丰富,“掘地为炉燃烧白炭”的历史已有500年之久,清初开始官办矿场,工业开采煤硫矿。聚族而居,服色尚青,喜食酸辣食物和糯米饭。文化习俗与壮侗语族民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富于反抗精神,明清时多次举行武装起义和斗争,以反抗封建统治和压迫剥削。1949年以后废除封建政治经济体系,进入社会主义发展阶段。1983年成立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猜你喜欢

  • 桑贾尔起义

    13世纪初,桑贾尔领导的反布尔罕王朝的起义。1206年布哈拉城居民因不满※布尔罕王朝的残酷统治,在手工业者桑贾尔领导下起义,将统治者萨德尔逐出城外,没收封建宗教贵族和世俗贵族的财产,布尔罕王朝向※西辽

  • 哈里古沁

    明代东蒙古部名。意为捕獭者。明中期,服属满都鲁可汗。其首领鸿郭赉因惧失去领地属民,出面离间满都鲁与其侄孙孛罗忽济农的关系,被满都鲁杀死。

  • 阿庐朵里

    即“阿鲁敦”(1218页)。

  • 明德

    ①(?—1770)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姓辉和氏。雍正十二年(1734),由笔帖式补太常寺博士。乾隆初,历官太仆寺丞、步军统领衙门员外郎等。七年(1742),授湖南按察使。九年,因讳饰巴陵县生员方宣

  • 仙人

    高句骊国官号。见于《北史》、《周书》,为高句骊国十二等级(《周书》加※“褥萨”为十三级)“大官”中之第十二级,位于※“翳属”之下,与诸官分掌内外诸事。《新唐书》写作“先人”,为十二等级中之第十一级。前

  • 卧有克衣

    即“敖约克”(1795页)。

  • 沐晟

    ?—1439明朝将领。字景茂。回族。祖籍安徽定远。世代官居云南昆明。好读书。历官右军左都督。建文元年(1399)袭封侯。永乐四年(1406),拜征夷左副将军,讨交趾,论功封黔国公。十二年(1414),

  • 锦衣里江

    即“精奇里江”(2465页)。

  • 柔远清吏司

    清官署名。理藩院下属机构。顺治十八年(1661)设。康熙三十八年(1699),分为前、后二司。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前司为柔远司。职掌外札萨克汗爵、俸银、俸缎、王公俸银、西藏噶布伦口粮银、驻京喇

  • 那尔巴图

    见“纳禄博图伯克”(127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