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卜拉欣·桃花石·博格拉汗

伊卜拉欣·桃花石·博格拉汗

西部喀喇汗王朝可汗。河中地区(今阿姆、锡尔两河间地)征服者※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之子。初号贝里特勤。原遭※阿里特勤诸子囚禁,1038年逃脱,以武力夺取河中地区。1039年击退伽兹纳王朝的进犯,声威大振。次年称桃花石·博格拉汗。1041年攻占布哈拉(今中亚不花拉),消灭阿里特勤后裔残余势力,成为整个河中地区统治者,不再承认东部喀喇汗王朝宗主地位,喀喇汗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史称其建立之政权为※西部喀喇汗王朝,首都撒马尔罕。1044年,镇压什叶派运动。1058—1059年,夺取费尔干纳地区。1061年,向巴格达派出使团,要求哈里发制止塞尔柱王朝对河中地区的进犯。为中亚历史上著名君主,全部称号为“国家的支柱、教团的桂冠、真主总督的宝剑、桃花石·博格拉·喀喇可汗”,又有“东方和中国之王”的伊斯兰封号。在位期间,较关心臣民之安宁和需要;保护私有财产,严惩盗贼;注意物价稳定,改革货币,保证钱币含银量,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穆斯林史学家称其为公正国王的楷模,享有较高威信。晚年中风,1068年让位其子纳赛尔,不久死去。

猜你喜欢

  • 噶厦

    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机关”。旧译“噶厦公所”或“噶沙公所”,即原西藏地方政府。清乾隆十六年(1751),※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之乱被平定后,清廷废除原封郡王、贝子辨理藏事的制度,改设噶厦,由※噶伦(

  • 长孙炽

    549—610北周、隋大臣。字仲光。河南洛阳人。鲜卑长孙氏(拔拔氏)。北魏冀州刺史长孙裕孙,平原侯长孙兕子。颇涉群书,兼长武艺。建德元年(572),为通道馆学士。二年,授雍州仓城令,转盩厔令、崤郡守,

  • 干越

    古族名、古国名。古代越族一支。《汉书·货殖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干越,南方越别名也”。分布在荆楚和吴越之间的滨湖地区,即今之安徽、江西及江苏比邻地带。西周时已与中原华夏族有密切往来,并建立方国。善造

  • 熏努贝

    1392—1481又名益桑孜巴。生于今西藏山南琼结区下部昂巴热地方之纳梅古镇。桂·顿·琼内多吉第三子。9岁从坚耶堪布桑结贝哇出家为僧。后历随诸大师学入行论、因明释、般若、慈氏五论、中观六论、那若六法、

  • 把忽儿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此卫《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巴忽鲁卫皆改作博和哩卫。

  • 拨换城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又作威戎城、姑墨州。同书《西域传》云:龟兹西600里,有跋禄迦,小国也,一曰亟墨,即汉姑墨国。拨换城为跋禄迦都城,唐姑墨州治所。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大将阿史那社

  • 古邹

    即“古邹大加”(442页)。

  • 耶律察割

    ?—951辽皇族。字欧辛,又作沤僧、呕里僧、呕里僧王。契丹族。辽太祖弟※耶律安端子。史载其长于心计、善骑射。大同元年(947),太宗德光猝死军中,随军将臣拥世宗耶律阮在柩前继位,淳钦太后将兵抗击。纷争

  • 乌什办事大臣

    清代新疆乌什军政长官。乾隆二十四年(1759)置。驻乌什。三十年(1765),迁喀什噶尔参赞大臣、帮办大臣来驻,改称乌什参赞大臣。五十二年(1787)复旧制。衙署有章京2员、笔帖式2员、委笔帖式4员、

  • 嘻玛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又作嘻玛卜。珞巴语音译,“嘻玛”意为“穷”、“贫”,“卜”意为“人”,即“贫穷阶级”、“贫困户”。※“特列多崩”占有的各项财产如奴隶、牲畜、妻子、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