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伊斯哈克·瓦里

伊斯哈克·瓦里

(1508—约1599、1605)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之祖。和卓※玛哈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一作第四子)。母为苏图克·布格拉汗后裔。原籍中亚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幼时被迎往巴里黑(今阿富汗境内)。继又移居希萨尔和布哈拉,并在当地就读。生性明敏。明万历八年(1580)末,应叶尔羌汗国阿布都·卡里木(阿布都·哈林)汗召请,前往喀什噶尔(今喀什)、和阗、阿克苏等地传教。后与汗龃龉,被迫移居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和哈萨克地区。寻,复被召回,并取得汗婿穆罕默德苏勒坦信任。前后居留十二年。二十年(1592)左右,离喀什噶尔前往撒马尔罕,与异母兄※玛木特·额敏争夺宣教权力。死后被葬于赛独。据说早年在汗阿里克(今叶城)西黑山布教,故其教徒被称为“黑山派”。

猜你喜欢

  • 建兴

    ①十六国时期成汉(大成国)太宗武帝李雄年号。304—306年,凡3年。 ②后燕世祖成武帝慕容垂年号。386—396年,凡11年。 ③唐代渤海国宣王大仁秀年号。818 (一说819)—830 (《旧唐书

  • 元顺帝

    见“妥懽贴睦尔”(1102页)。

  • 大元一统志

    书名。元官修地方总志。原755卷,后续修,增至1300卷。至元二十三年(1286)开始修纂,三十一年成书。分建置沿革、坊廓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目。《四库提要》以其

  • 沙钵罗咥利失可汗

    ?—639唐代西突厥可汗。又作咥利失可汗、咥利始可汗。阿史那氏。※咄陆可汗阿史那泥孰弟。原为同俄设,又作同娥设。唐贞观八年(634),阿史那泥孰卒后,继汗位。次年,遣使赴唐求和亲,献马匹,唐朝依例册封

  • 高其倬

    ?—1738清朝大臣。汉军镶黄旗人。康熙三十三年(1694)进士,选庶吉士。四十一年(1702),充四川乡试正考官,迁侍讲。四十八年(1709),提督山西学政。五十六年(1717),迁侍讲学士、内阁学

  • 葱莎

    地名。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历属扎布让宗管辖,1693年(藏历水鸡年)和1865年(木牛年),扎布让宗所立户口、税收簿册中,载明此地应纳差税之项目、数额(包括“当差户全户”和“半户”户主的姓名,及应

  • 哈克那札尔汗

    ?—1580哈萨克汗。又译阿克那札尔汗。※哈斯木汗之子。1538—1580年在位。史称其足智多谋,勇敢善战。继位后,着手巩固政权,平定内乱,重新统一汗国,结束塔赫尔汗和布达什汗时期的分裂状态。与邻国恢

  • 粘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粘哥、粘葛等。居盖州(治今辽宁盖县)等地。后散居西南路招讨司(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及中原地区。有粘割韩奴者,大定年间(1161—1189)使西辽招降,被杀。

  • 松潘等处军民指挥使司

    明代四川地方官署名。参见“松潘卫指挥使司”(1298页)。

  • 伊噜格勒栋硕尔

    见“夜落隔通顺”(14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