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傅乐焕

傅乐焕

1913—1966

现代民族史学家。山东聊城人。汉族。早年在济南市读书,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36年毕业后,被推荐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从事辽、金、元历史研究,尤着力辽史。1947年,入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深造,获博士学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毅然返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先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任研究员,后调至中央民族学院任教授、历史系副主任等。1966年5月,在“文化大革命”即将开始之际,因惧怕受冲击,投水自杀。为人谦和,治学严谨。1942年发表《辽代四时捺钵考》长篇论文,以辽帝春水、秋山等为线索,对涉及的主要地名和四时捺钵制度进行了全面考察,论证详实,对了解辽朝的疆域和地理及这一时期契丹族的政治制度,极有参考价值,受到学术界重视,因获中央研究院的杨铨奖金。《捺钵与斡鲁朵》一书,是他在英国写作的博士学位论文。《关于达呼尔族的民族成分识别问题》、《关于清代满族的几个问题》等论文,是他50年代参加满族、达斡尔族的民族识别和社会历史调查后所撰,代表了他后期的学术成就。此外,今出版的《满族简史》一书,初稿是他生前通篡定稿。1984年,中华书局将其主要论文汇为《辽史丛考》一书出版。

猜你喜欢

  • 纳印

    布依语音译,意为“掌印者的田”。旧时布依族部分地区残存的领主经济土地制度。流行于黔南罗甸县桑郎等地。改土归流前,为土官※亭目领有的“阴免田”。桑郎亭目王氏拥有6块印田,稻谷产量约120挑(每挑约折合5

  • 巴延卫

    见“卜颜卫”(20页)。

  • 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的南端,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带。经三、四百年之发展、演变,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农牧区各族群众中。复经专业人员的加工、升华,展现于舞台上。民间流传

  • 慎州

    古州名。唐武德(618—626)初,唐王朝为管理粟末靺鞨乌素固部落,就其地(今吉林省农安县东)置此州,隶营州(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载初二年(690),为处浮渝靺鞨,析慎州新置黎州,直隶营州都督。万岁

  • 宇文宪

    544或545—578北周宗室。又名毗贺突。代郡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南)人。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宇文泰第五子,母柔然达步干氏。初封涪城县公。魏恭帝元年(554),进封安城郡公。北周孝闵帝

  • 韩规

    参见“丁巴”(12页)。

  • 陶新春

    1825—1867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又名陶正春、陶虎。贵州威宁骨董山(今属赫章县境)人。苗族。世代为彝族土目以机的农奴。父早逝,随母改嫁到巴拉寨熊家。有同母兄弟3人,先后被派到威宁和赫章服役

  • 蒙古火盆

    蒙古族传统取暖、炊事炉具。蒙古族历史上以游牧、狩猎为业,又处于内陆高寒地区,火与他们的饮食、住、行密切相关。雷火及森林、草原大火也给他们造成可怕的灾难,因此他们崇拜火,相信有火神,每年定期进行祭火。为

  • 盖吴起义

    北魏统一北方后,不断加重对各族人民的压榨与奴役,陕西渭北高原的各少数民族受害尤重。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卢水胡人盖吴于九月起兵于杏城(今陕西黄陵县东南),反抗北魏,自号天台王,置百官。派部落帅白

  • 俄齐迩

    ?—1676清朝武官。蒙古正蓝旗人。乌梁海氏。居喀喇沁地方。图萨子。顺治元年(1644),袭牛录章京。七年(1650),恩诏,加一云骑尉。十八年(1661),从定西将军爱星阿等追获明桂王朱由榔。康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