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元悦

元悦

?—533

北魏宗室。鲜卑元氏(拓跋氏)。孝文帝※元宏子。史称其“好读佛经,览书史”。景明四年(503),封汝南王。熙平二年(517),为中书监、仪同三司。寻坐杀人罪免官,以王归第。正光元年(520),取悦于领军元叉,任侍中、太尉公。四年(523),诏入居门下,与丞相、高阳王元雍参决尚书事。迁太尉,出为太保、徐州刺史。置大剉碓于州门,盗者斩手,奸偷暂息。孝昌二年(526),复领太尉。建义元年(528),以尔朱荣举兵入洛阳,杀害王公大臣于河阴,遂南投梁朝,受厚待。永安三年(530),被梁立为魏帝,建年号更兴,寻梁遣兵送至边境,以伺北进。闻孝庄帝为尔朱兆杀后,南还。普泰二年(532)一月,由梁遣薛法护卫送入洛阳。四月,高欢废节闵帝后,以其为孝文帝之子,召欲立之,闻其清狂无常,乃止。十一月,以皇叔被孝武帝封为侍中、大司马。十二月(533年初),因属尊,为孝武帝所忌,被杀。追赠太师、司州牧、大司马、谥文宣。

猜你喜欢

  • 明正宣慰司

    清代康(喀木)区藏族土司。驻打箭炉。元代在喀木地方分置长河西、鱼通、宇远3安抚司。明代废安抚司,合置“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康熙五年(1666),置明正宣慰司,三十九年(1700),西藏营官侵扰炉边

  • 吴懋

    明代白族学者和诗人。字德懋,号高河。云南大理人。白族学者※李元阳婿。嘉靖十九年(1540)中举,官通判,历官知州,后归乡里。从李元阳、流寓杨慎游学。著《行剑子》、《叶榆檀林志》,诗集有《南霞集》、《乘

  • 裴岑纪功碑

    东汉碑刻。俗称“镇海碑”。顺帝永和年间(136—141)裴岑立。碑高4.3尺,宽1.8尺,镌刻文字6行,每行10字,隶书,兼有篆体韵味。内容记述作者率领敦煌郡兵在蒲类海击败匈奴呼衍王事。碑原立于巴里坤

  • 察罕丹津

    ?—1735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台吉。号岱青和硕齐。博尔济吉特氏。※固始汗曾孙。世居青海。康熙四十年(1701)率部附清,封多罗贝勒。嗣因拉藏汗杀第巴桑结嘉措,废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错,别立意希嘉措为达赖

  • 阿勒坦汗庙

    即“弘慈寺”(645页)。

  • 源子邕

    即“源子雍”(2404页)。

  • 水摆夷

    参见“旱摆夷”(1080页)。

  • 牛录

    清代八旗组织的基本单位。汉译佐领或佐。系满语音译,意为“大箭”。原为满族先民从事狩猎和军事行动的一种组织形式。凡行师、出猎,参加者按所属族别或村寨行进,每10人组成一个小集体,是为牛录。每人各出箭1枝

  • 摩琳卫

    见“毛怜卫”(360页)。

  • 瓯里本群牧所

    见“诸抹”(19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