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十三翼之战

十三翼之战

蒙古乞颜部首领铁木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的战役之一。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铁木真被蒙古乞颜各部推举为汗,势力渐盛,为诸部所不容。札答阑部首领札木合忌之,双方联盟关系破裂,以其弟绐察儿抢掠铁木真马匹被牧马人射杀为由,遂纠合泰赤乌、兀鲁兀、那牙勤、巴阿邻、巴鲁剌思等13部共3万人,发动进攻。铁木真预先得亦乞列思部首领孛徒密告,集麾下兵力3万人,组成十三翼(即“古列延”,汉译“营”、“圈子”),迎战于答兰版朱思之野(当在克鲁伦河上游支流巨赫尔河附近)。战役结局诸说不一,《史集》、《圣武亲征录》、《元史》等书皆谓铁木真获胜,击退札木合军。《元朝秘史》则记载铁木真失利,被迫退入斡难河(今鄂嫩河)之哲列捏狭地。因札木合残杀俘虏,部下不满,参战各部又各怀异志,若干部首领率众投附铁木真,反增强了铁木真的实力。

猜你喜欢

  • 伊吾司马

    汉代西域官名。东汉顺帝永建六年(131),以伊吾卢(今新疆哈密县境)傍近西域,匈奴常抄掠之,汉复令开设屯田。置之,掌管屯田事务。

  • 南诏圣明文武皇帝

    见“隆舜”(2136页)。

  • 瑚素通阿

    清朝大臣。满洲正白旗人。姓鄂济氏。原名瑚图灵阿。大理寺卿宜绵子。乾隆五十二年(1787)进士,由刑部员外郎改翰林院侍讲,累官左副都御史。嘉庆初,疏陈关税、盐课积弊;又请却贡献、停捐纳。居官有政绩,受嘉

  • 卢业勒部

    见“诺雷部”(1953页)。

  • 厥荷

    契丹语音译。“通好”、“和好”之意。参见“斡勒”(2314页)。

  • 铳鼓

    又名“长鼓”。瑶族人民一种传统打击乐器。宋时范成大《桂海虞衡志》和周去非《岭外代答》已有记载。鼓身多为木质,过去也有用泥烧制,两端粗中间细,状如腰鼓,两端蒙以羊皮,如近人傅角今《湖南地理志》所言:“瑶

  • 甘孜

    ①自治州名。在四川省西部。与云南、西藏自治区、青海相邻。古为羌戎之地,唐、宋属吐蕃,元之朵甘思地,明之朵甘卫地,清为孔撒、麻书白利三土司地,清末置川边道,1914年属川边特别区,后复改道。1935年中

  • 魁乐觉

    即“皮逻阁”(671页)。

  • 石卜

    珞巴族巴达姆等部落习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凡在集体捕鱼时,先要卜卦,判定有所收获时,才统一行动前去渔区。届时在巫师主持下,先取32粒石子,随意分成三堆排成一字,然后每次在各堆取出两

  • 瑶兵

    明代在广东部分瑶族地区设置的瑶族土兵。成化年间(1465—1487),高州知府孔镛立为了加强对瑶族地区的统治奏立。茂名县有580名,电白县有898名,信宜县有277名。化州有524名,石城县有49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