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让穷多吉

噶玛·让穷多吉

1284—1339

元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三世活佛。后藏贡塘人。至元二十五年(1288),赴粗朴寺从邬坚巴(※噶玛拔希弟子)习噶玛派、宁玛派、希解派等诸多密法及黑教。历游康区各地,在类乌齐附近建噶玛拉登寺,在前藏建德钦登寺及桥梁。至顺二年(1331),应文宗召,至大都(今北京)。次年,为宁宗灌顶。元统元年(1333),在返回西藏途中朝拜五台山。返藏后居粗朴寺,后又退居桑耶寺,于此请人抄写《甘珠尔》、《丹珠尔》各1部。至元二年(1336),又应顺帝之召,于四年(1338)至大都,封灌顶国师,赐玉印。次年,卒于大都。

猜你喜欢

  • 河南郡王旗

    见“和硕特前头旗”(1451页)。

  • 白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白子、白尼、白伙(意为白人),旧称民家族,部分被纳西族称为“那马”,傈僳族称为“勒墨”。贵州部分被称为“七姓民”或“罗苴”。1956年正式定名为白族。现主要聚居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

  • 黎在

    宋代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率部居今四川越西县东北一带,统领黎州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号称“百蛮都王”或“都蛮王”。与宋朝哭系密切。天圣八年(1030)遣卑郎、离灭贡方物。九年,受封为保

  • 东匈语支

    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的语支之一。这一术语是原苏联学者H·A·巴斯卡科夫1952年在《关于突厥语言的分类问题》(载《苏联科学院通报·文学和语言部分》,1952第11卷)一文中提出来的,1962年在《突厥语

  • 台江县

    县名。位于贵州东南部。为苗族聚居区。唐时置陁隆县,隶应州。宋属绍庆府所领诸羁縻州东部地区。元为思州安抚司与新添葛蛮安抚司交错地带。明始称台拱寨。清雍正十一年(1733),置台拱厅。民国三年(1914)

  • 巴林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北部。牧地当潢河(今西拉木伦河及其下游西辽河)北岸。元为鲁王分地,明初为全宁卫,后属兀良哈北境。至达延汗曾孙苏巴海,号所部为巴林,与喀尔喀为兄弟部落,役属于察

  • 讹答剌

    见“兀提剌耳”(111页)。

  • 云台过街塔

    元代古迹。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北古长城居庸关之云台。元至正二年(1342),顺帝北巡至居庸关之南关内,传谕发内帑于云台上营造佛塔,至五年(1343)竣工,举行隆重庆赞仪轨。云台以汉白玉铺砌,上建石砌佛塔

  • 伊思玛业勒汗

    ?—1682或1680叶尔羌汗国末代汗。一译伊斯迈耳汗、伊斯玛依勒汗、司马依汗等。蒙古族。博尔济吉特氏。察合台后王※阿布都喇汗弟。世居新疆。康熙九年(1670),叶尔羌、叶城黑山派起义,推翻尧乐巴斯汗

  • 乌什卡

    见“奥德玛发”(2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