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回跋部

回跋部

辽代回霸女真诸部之一。一作回拔。回跋,本为回霸的另一译写,但《辽史》中的回跋部为回霸女真诸部之一。分布在回跋江(今辉发河)流域,故名。辽在其地设回跋部大王府,以其首领为大王,统领部众。向辽纳贡无定期,有从征义务,但时叛时服。以狩猎为生。金初,被阿骨打统一,按金国女真人制,编置猛安谋克组织,为金代女真的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 南室韦

    唐代以前室韦5部之一。北齐时(一说隋代)室韦分为5部,是为其一。因地处室韦诸部之南而得名。《北史》等称其居“贷勃、欠对二山”,约分布今嫩江西岸支流雅鲁河以北,东至嫩江,西到大兴安岭东麓(一说隋时可能已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右翼左后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土拉河、喀鲁哈河合流处。东至萨喇博罗图,西抵珠格楞岭,南临达什隆山、北接本部右翼左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林盟。雍正八年(1730)析郡王车木楚克纳木札勒所辖佐领置,命朋素克喇

  • 喀尔喀蒙古

    喀尔喀河两岸蒙古各部的总称。明代为达延汗六万户之一,属左翼。分12部,居河东者为内喀尔喀五部,又称内五鄂托克喀尔喀;居河西河者为外喀尔喀七部,又称外七鄂托克喀尔喀,内五部为达延汗第五子阿尔楚博罗特属部

  • 弓力

    弓,射弓;力,清代用以衡量弓干硬度、开弓人所受强度的计算单位。八旗满洲、蒙古及东北狩猎民族中皆不乏擅长强弓之人。弓之强弱,视其取材刚柔、用料多寡以为别。4至6力,用筋14两、胶7两;7至9力者,则用筋

  • 藏语音译,即松耳石,又称绿松石。是藏族常戴的玉石类装饰品。有绿、白、红之分。这种宝石有些出自汉地,有的产于西藏。现广泛流传,男女均佩戴,也多用于装饰各种器物,以示珍贵。佩玉之俗始于吐蕃,并转为官员※章

  • 黑虎羌

    明代羌族部落。主要分布在今阿坝藏族自治州茂汶县黑虎乡一带。正统九年(1444),攻围椒园、松溪等堡,其首领多儿太被杀。成化九年(1473),首领夜含等攻破关堡;按察使龚璲统兵破20余寨,降数千人,乃编

  • 光吉剌

    即“弘吉剌”(644页)。

  • 岭表记

    即“岭表录异”(1395页)。

  • 克失的迷

    即“客失的迷”(1752页)。

  • 多居嘉措

    1621—1683清初青海东科尔寺高僧。藏族。顺治三年(1646)赴西藏,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受近圆戒。在哲蚌寺朝拜五世达赖,蒙赐文书于青海多卡尔(亦译丹噶尔)地方修建噶丹曲科林寺。九年(1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