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起义

基诺族人民反对国民党压迫剥削和争取民族生存的武装斗争。亦作“攸乐山起义”。1941年11月下旬,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原称攸乐山)基诺族头人飘白因不堪国民党的苛征暴敛,含愤服毒自杀,激起人民不满,各寨头人和百姓一致推举操腰(又作操约、搓约、曹约)为统领,发动起义。任命波杰、木腊搓、阿四等人为后勤、军事指挥,联合哈尼、瑶、布朗、汉等族3000余群众,手持刀、箭弩等原始武器,袭击小勐养马保长的土兵,首战告捷,士气大振。12月底,又设伏击退前来镇压之车里县官兵。义军活动区域,扩展到镇越(今勐腊)、佛海(今勐海)诸县山区。次年8月、10月,又连续重创车里县长王字鹅所率国民党思普独立营一个连的官兵,以及国民党93师第一、二大队,车里、易武团丁和车里土司土兵等3000余敌军。由于敌方连续增兵,使战事僵持,双方暂时停战。时以日本侵略军严重威胁云南边陲,云南政府决定对基诺等民族实行安抚政策,把镇压起义的王字鹅撤职查办,另委原思普殖边督办处少校营长李毓芳为车里县长,双方达成协议:一、自即日起,双方停火;二、国民党一切武装部队限10日内撤离基诺山,并保证不再烧掠村寨、屠宰耕牛。李毓芳又许诺:一、户捐减为五毫(角);二、停止剿办基诺族,进行安抚;三、免除基诺族(1941—1943年)欠缴的一切户捐杂派;四、免除傣族每天派两人给县政府无偿供应马草的劳役负担。并同意义军要求,现阶段不再向基诺族派兵,原下达的征兵令作废;停战后几年内不再对基诺山征粮派款。基诺族取得斗争重大胜利,增强了基诺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了当地各少数民族的团结。

猜你喜欢

  • 殊缕布

    古代氐人所织的布。氐人有麻田,善于织布。利用麻缕,织为异色相间的“殊缕布”。《说文解字》云:“絣,氐人殊缕布也。”东汉时,这种布已为中原人士所习知。

  • 马毓宝

    1894—1918字善楚。云南昆明人。回族。1912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继被选派入南京军官学校学习。1913年任湖口陆军营长,参加“江西之役”。1916年任护国第二军副营长。聪颖好学,兼通法语。191

  • 那木按

    见“卫达尔玛诺木欢”(139页)。

  • 石抹咸得不

    蒙古国大臣。又作石抹咸得卜、石抹憨塔卜。契丹族。太傅※石抹明安长子。成吉思汗十一年(1216),父卒,袭太保,为燕蓟留后长官,史称“燕京等处行尚书省事”,后因其弟忽笃华亦为是职,故人称“大哥行省”。性

  • 达什达瓦

    ?—1752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台吉。姓绰罗斯。名将小策凌敦多布第三子(一作次子)。初领准噶尔一昂吉,驻牧喀喇沙尔(今新疆焉耆)。乾隆十年(1745),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嗣位,受倚任。十五年(1750)

  • 札尔善

    ?—1758清代勇士。索伦人。姓都拉尔氏,隶黑龙江正白旗。乾隆十九年(1754),以总管从征伊犁,因勇敢善战,赐号赛沙尔泰巴图鲁。二十三年(1758),黑水营之围,率轻骑深入叛军,不幸阵亡。

  • 苏玉得

    清末新疆塔尔巴哈台回族、哈萨克族人民起义领导人。回族,塔尔巴哈台人。同治四年(1865),因不堪清政府残酷压迫,率当地回族、哈萨克族群众发动起义,曾两次攻进塔尔巴哈台城(今新疆塔城),杀死参赞大臣锡霖

  • 八剌忽

    即“巴儿忽”(407页)。

  • 虚恨蛮

    古族名。乌蛮的一支。“虚恨”意为“高山后面的人”。宋时其住地东接马湖(今四川雷波县),北毗忠镇(四川峨眉县境),南抵邛部川(今四川越西县),即今四川省峨边、马边一带。为马湖37部落之一。绍兴八年(11

  • 兀慎打儿罕剌布台吉

    1509—?明代蒙古右翼兀慎(乌审)部领主。简称拉布克台吉。孛儿只斤氏。※达延汗孙,※巴尔斯博罗特第三子,※俺答汗弟。驻牧于大同以北的葫芦海子,在大同守口堡与明朝互市。嘉靖二十一年(1542)长兄吉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