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堂子

堂子

满族祭神祭天所设的祀堂。初自皇室至官民各户皆设此堂行祭。崇德元年(1636),禁民间再设,后遂专限于皇室及宫廷用之。满族入关前,努尔哈赤曾先后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辽阳东京城(今辽宁辽阳新城)建此祀堂。天命十年(1625)迁都沈阳后,复于沈阳城大东边门内建之。顺治元年(1644),世祖入关定都北京后,专在长安左门外玉河桥东建神殿5间为祀堂;次年移建于南河沿,后为八国联军所毁。其规制:正中为神殿5间,上覆黄琉璃瓦;前设亭式殿;东南设上神殿3间(尚锡神亭);南设拜天圆殿,为最重要的祭场。圆殿南正中设皇帝致祭安立神杆的大石座一,东西两翼按皇子、王、贝勒、贝子、公次序各设六列小石座,均北向。祭祀分两大类:一类是国家大典祭,凡皇帝出征、命将出师或凯旋等均在此行告祝礼;另一类是皇帝个人或皇室的常祭,包括夏历正月初一卯刻皇帝率宗室王公、满族一品文武官员至堂子行拜大礼及四月初八浴佛祭、春秋两季立杆大祭等。其中以祭天为主,祭天以神杆为中心,其仪式基本上沿袭旧俗,但也杂有道教和佛教影响。祀堂陈设的供器、祭神器有常,供献则因祭而异。平日设官守卫,置杂役洒扫。

猜你喜欢

  • 谿涅

    藏语音译。见“谿堆”(2599页)。

  • 黄藏寺

    裕固族最早的喇嘛教寺院。亦称古佛寺。因后迁至夹道地区,又称夹道寺。位于肃南裕固族自治县马蹄区曼台部落所在地。建于明末,曾多次重修。寺院规模不大,有法台、提经。受青海郭莽寺(又名广惠寺,在大通县)管辖。

  • 宁北妃

    即“慈善夫人”(2407页)。

  • 越裳

    古越人一支。其分布据《尚书大传》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册府元龟·外臣部》亦说:“南蛮林邑国(汉时属日南郡),古越裳之界也。在交州南,……北连九真”。周初便与中原王朝交往,周成王时,越裳氏曾来朝

  • 兴州

    ①渤海王国置。为中京显德府所辖六州之一,已知领盛吉、蒜山、铁山3县。州治在中京西南300华里处,故址或说为今吉林省安图县二道镇西北12华里之报(宝)马城;一说在该省靖宇县东北白山镇附近;有说在伊通与双

  • 长子继承制

    由长子继承父亲名位和财产的制度。盛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随着宗法制的完善而确立。其目的在于解决统治阶级家族内部财产和权力的分配,避免相互残杀和纷争。商、周两朝宗法之要义即区别嫡庶和长幼。皇后或元配夫

  • 库尔喀喇乌苏

    清代新疆地名。见《嘉庆重修大清一统志》等书。乾隆二十七年(1762)设办事大臣,二十八年筑庆绥城,三十七年(1772)设领队大臣、县丞,管理土尔扈特游牧和库尔喀喇乌苏、晶河(精河)两处屯田,四十六年(

  • 洵阳郡

    古郡名。西魏置,治所在洵阳县(今陕西旬阳县,北洵河北岸)。隋开皇(581—600)初废。西魏大统年间(535—551),蛮帅杜青和据此地,自称巴州刺史,并以州入附。西魏文帝按其所称授之。元废。明初复置

  • 孟广军民长官司

    见“者样军民长官司”(1349页)。

  • 宁海军

    马麒统率之兵。清末,马麒由旗官升任副将衔循化营参将,为扩充势力,以循化营兵丁为骨干,大量招募循化、化隆两地的撒拉人当兵,因他曾任“甘边宁海镇守使”,故称其兵为“宁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