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成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宗正府

大宗正府

元代掌理刑政之官署之一。世祖至元二年(1265)置。仁宗时改为宗正府。顺帝至元元年(1335),复为大宗正府。置札鲁花赤(断事官)若干员,会决庶务,以宗王为府长,余皆御位下及诸王之有封国者充任。亦有怯薛(禁卫军)人员奉旨署事。初期,凡诸王驸马投下蒙古人、色目人等所犯一切公事,汉人奸盗诈伪,诱掠逃奴,轻重罪囚,及边远出征官吏,岁幸上都诸事,悉掌之。世祖至元九年(1272),改为只理蒙古公事。仁宗皇庆元年(1312),以汉人刑名归刑部。泰定元年(1324),又兼理汉人刑名。致和元年(1328),规定:上都、大都所属蒙古人并怯薛、军站色目人与汉人相犯者,归其处断;其余路、府、州、县汉人、蒙古人,色目人词讼,归有司刑部掌管。凡理断人命重案,须以汉字立案牍,移文宪台,由监察御史审覆之。为元代重要衙署之一。《经世大典·序录·官制》:“宗戚之重莫重于宗正府。”

猜你喜欢

  • 菘骏

    ?—1891清朝大臣。字镇青。满洲镶蓝旗人。瓜尔佳氏。咸丰八年(1858)举人,由兵部笔帖式累迁郎中。同治六年(1867),出为广东高州知府。历山东沂州知府、广西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漕运总督。光绪十二

  • 斡里

    ?—1822清代左部哈萨克(鄂尔图玉兹)汗。一译凡利、瓦里、干里。※阿布赉汗庶长子。初任苏勒坦(苏丹)。乾隆三十四年(1769),奉父命进京纳贡。四十六年(1781),父死,袭汗爵,与清朝继续保持臣属

  • 撒不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瓦里(由※籍没奴隶组成)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十二宫皆设有瓦里。撒不为辽道宗※太和宫下之一瓦里。

  • 帖克思八

    即“八思巴”(25页)。

  • 老哈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老合河卫。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女真野人首领阿路秃等各十五人来朝,置卫,与塔速儿河七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在该卫下注说老哈河,即辽时土河,源出喀喇沁右翼以南

  • 仁懿皇后之诬

    见“懿德皇后之诬”(2586页)。

  • 上都

    蒙古古城名。故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宪宗五年(1255),忽必烈受命驻守该地,为巨镇。次年,于桓州东、滦水北之龙冈兴建城郭宫室,为藩府驻所。中统元年(1260),即帝位于此,称开平府。四年(

  • 合苏款

    见“曷苏馆”(1652页)。

  • 蒙兀儿斯坦

    见“蒙古斯坦”(2336页)。

  • 卜奎至京驿道

    清代蒙古东部地区驿道之一。从卜奎站(齐齐哈尔)西160里至蒙古境内哈代罕站,80里至绰罗站,120里至克尔苏台站,160里至哈沙图站,180里至诺水齐站,140里至伯里额尔格站,130里至奎逊布喇克站